近日,深圳公園首次斑蝶標放行動在塘朗山郊野公園舉行,這意味著深圳加入國際斑蝶標放網絡,深港兩地可就此交流及分享斑蝶遷飛大數據?;顒佑上愀埒P園保育區的專家帶領,30多位蝴蝶保育服務志愿者參與,實地體驗斑蝶標放,共同助力解開斑蝶遷徙之謎。蝴蝶也會遷徙斑蝶是具有遷徙行為的主要蝴蝶科類,每年斑蝶會以成蟲形式過冬,壽命較其他蝴蝶種類長,并會選擇在樹林及山谷中聚集,以度過寒冷的冬季。斑蝶標放是指網捕會遷徙的斑蝶、在其翅膀寫下標記、再放回大自然的動作,有利于追蹤蝴蝶遷徙的路線。據了解,當前美國、日本以及中國香港等地均有開展斑蝶標放工作。香港鳳園蝴蝶保育區自2011年起進行“華南地區斑蝶標放研究”。

圖源:香港鳳園蝴蝶保育區網站鳳園蝴蝶保育區總干事邱榮光表示,本次斑蝶標放行動,是深港兩地一次突破性的合作。在此之前,越冬斑蝶標放普查研究已有兩次突破性發現。記錄到由日本遷飛到香港的大絹斑蝶(Paranticasita),其飛行直線距離逾2500公里,橫越南中國海,途經中國大陸沿海,到達香港,是亞洲最遠的飛行記錄,是相當重要的科學發現。據初步統計,塘朗山郊野公園的蝴蝶多達50種,如藍點紫斑蝶、巴黎翠鳳蝶、玉帶鳳蝶等。類似活動還將在馬巒山郊野公園、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等地開展,此舉有利于了解深圳蝴蝶的生物多樣性,為進一步建設深圳蝴蝶園,開展深圳蝴蝶保育及蝴蝶相關自然教育工作奠定基礎。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