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不懈夯實農業基礎,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體現了對“三農”工作一以貫之的高度重視,闡明了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戰略要求和主攻方向,為今后鄉村振興工作指明了方向。夯實農業基礎,要從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現代農業產業、農業科技創新等方面下功夫。
一、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夯實鄉村振興發展“根基”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是推動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抓手。通過加大投入力度,增加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確保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順利實施。改善農田水利設施,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包括修建灌溉設施、排水系統等,提高耕地的灌溉效率和排水能力。完善交通運輸網絡,加強農村道路建設,改善農村交通條件,提高農產品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建設農業物流體系,發展現代農業物流體系,建設冷鏈物流設施、集貿市場等,促進農產品的快速、安全運輸和銷售。推廣現代化農業設施,包括大棚、溫室、智能設備等,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加強電力和通訊設施建設,完善農村電力和通訊設施建設,提高農民生活和生產的便利性和舒適度。促進數字化農業發展,建設農業信息化平臺,提高信息共享和決策的效率。通過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可以提高農業生產力,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
二、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升級鄉村振興動力“引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緊緊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構建鄉村產業體系,實現產業興旺,把產業發展落到促進農民增收上來。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高度重視發展鄉村產業,強調“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也是實際工作的切入點。沒有產業的農村,難聚人氣,更談不上留住人才,農民增收路子拓不寬,文化活動很難開展起來。”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發展現代農業產業是夯實農業基礎的重要內容。通過多渠道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在產業鏈上下游推動農業產業一體化發展,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推動鄉村產業興旺。依托地域資源優勢,聚力做大產業規模,做亮特色品牌,做高產品效益,全力推進果品產業迭代升級、蔬菜產業提質增速、畜牧產業擴量增效,構建農業產業發展新格局。以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為主線,以內強素質、外強能力為重點,突出抓好引進來優質企業和發展好地方特色產業兩類經營主體,著力推動由數量增長向質量提升轉變,構建新型經營主體新格局,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立足實際,整合資源,精準發力,因地制宜,進一步盤活農村閑置資源,持續構建均衡高效發展新格局,助力鄉村振興,實現產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三、加強農業科技創新,伸展鄉村振興科技“羽翼”
農業科技創新是夯實農業基礎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一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現代化離不開農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在人才。要把發展農業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智能化,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通過增加對農業科技研發的資金投入,鼓勵農業科技企業進行創新研究。建立農業科技創新平臺,促進科研院所、高校、企業和農民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推動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和推廣。支持科研項目,加強對農業科技創新項目的支持和引導,重點支持新技術、新品種、新品質的研發與推廣。鼓勵人才培養,加大對農業科技人才的培養力度,建立健全的人才培養體系,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從事農業科技工作。推動和促進現代化農業發展,推廣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和管理模式,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建立健全知識產權保護機制,保護農業科技創新成果的知識產權,激勵創新。通過促進農業科技創新,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推動農村經濟發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