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七個聚焦”,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聚焦建設美麗中國”,這與和美鄉村發展理念不謀而合。鄉鎮(街道)是和美鄉村建設的“主戰場”,身為基層干部應篤行實干、勇擔使命,以辯證思維推動全會精神“落地生花”,讓“改革之風”吹滿鄉村大地。
堅持“物質”與“精神”辯證統一,打造“和和相濟”的和美鄉村“文明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辯證的、全面的、平衡的觀點正確處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關系”。隨著時代潮流不斷涌進,“兩個文明”已然成為和美鄉村建設的“加分項”。廣大基層干部要準確把握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辯證關系,著力在“協調發展”上下功夫,不斷增強新形勢下“兩手抓、兩手硬”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一方面要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另一方面要將優秀鄉村文化和現代文明要素有機結合,讓文明新風“吹起來”,文化生活“富起來”,以“和”聚心,以“美”聚力,營造文明和諧的鄉村文化氛圍。同時還要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第一抓手”和“紅色引擎”,夯實基層黨組織建設“壓艙石”,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的鄉村治理體系,讓和美鄉村遍地盛開“文明之花”。
堅持“守正”與“創新”辯證統一,打造“欣欣向榮”的和美鄉村“科創風”。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六個必須堅持”,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必須堅持守正創新”。守正創新既是中華民族“恪守正道、革故鼎新”的文化傳承,又與我們黨“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理念高度統一。成都“天府糧倉”擂響“川字號”,麗水“黃金果”帶出“億元村”,都是“守正創新”的生動實踐。廣大基層干部要寫好“產業”新篇章,就必須正確處理守正與創新的關系,不僅要在守正中把穩“舵盤”、保持航向,更要在創新中點燃“引擎”、揚帆遠航。例如聚焦農村農業“主戰場”,注入科技創新“源頭水”,激活人才集聚“向心力”,從而打贏產業轉型“攻堅戰”;此外也要練好“繡花功”,依托農村獨特“鄉土味”和“煙火氣”,在“土”字上謀出路,在“特”字上求不同,在“產”字上下功夫,加快培育農業生產新質生產力,因地制宜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堅持“青山”與“金山”辯證統一,打造“美美與共”的和美鄉村“生態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實現“產業興”“百姓富”的必要條件,答好生態保護和產業發展“雙選題”,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兩山”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至高點”,繪就“見山、見水、見鄉愁”的詩意畫卷。“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要堅持“生態立局”,做好“低碳”文章,不斷拓寬“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轉化通道,推動產業向“新”向“綠”轉型,人居環境向“美”向“好”蝶變。“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廣大基層干部唯有鍥而不舍,久久為功,胸懷敬畏,腳踏實地,“綠水青山”定能轉化為“金山銀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