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頃村,是位于日本德島縣三好市下的一個小村莊,離最近的城鎮需要開車90分鐘。
和所有偏遠村莊一樣,它給人的感覺很平和,也很安靜,但也透露著詭異。
當你開著車,從這個村莊經過,就會發現這里的居民很悠閑,聚在門口邊曬太陽邊聊天,個別在地里忙碌著,還有陪著孩子在草地上玩耍的。
但是,只要你熱情主動和他們打招呼,詭異的部分就來了,這些居民沒有聲音,也沒有回應的動作,只是一動不動站在那里。
再上前仔細一看,更炸裂,這些居民都不是“人”,而是真人大小的娃娃。
這樣的娃娃,整個村莊至少有350個,遍布每個角落,有的還是隱藏款不容易被發現。但是,住在這里的村民,卻只有27個。
可以說,這個村幾乎被娃娃占領了,數量比人類居民多10倍還不止。
據當地村民介紹,這些稻草人也是這里的居民,都是記錄在冊的,它們有自己的名字、年齡、性別、個性,以及生活故事,高矮胖瘦,穿著打扮,呈現的動作也都是不一樣的。
網友為此很疑惑:難道這是一個被刻意打造出來的“恐怖娃娃村”?和這么多栩栩如生的娃娃生活在一起,不恐怖嗎?
現實是,這些娃娃背后的故事并不驚悚,反而是溫馨和無奈的。
制作稻草人代替死去和離開的人
這些稻草人的創作者是一位老人,叫做月美綾乃。
2002年,她決定離開大阪,回到這個小山村照顧自己的父親,那一年她64歲。
回到村里后,月美綾乃感到很失落,因為這個村莊已經沒多少人居住了,年輕子女都出去上學打工了,住的都是空巢老人。
不久后,她的父親就去世了,為了生活,她便開始學著種地。
有一天,她發現自己種的莊稼都被鳥兒吃掉了,于是就做了一個稻草人,一個外形很像父親的稻草人,她還給它穿上父親的衣服,非常逼真。
鄰里鄉親看到這個稻草人,不僅不反感,還表示很歡迎,每天路過的時候,還會和“稻草人父親”聊天,就像以前那樣。
后來隨著村里的老人去世,人越來越少,漸漸地,月美綾乃就有了制作娃娃來紀念已故村民的想法。
聽起來是不是有些恐怖?但是,其他村民非常支持,在這里,他們太孤單了。
只要3天,月美綾乃就能完成一個娃娃,很快許多個“故人娃娃”就誕生了。它們穿著生前的衣服,并安置在以前常去的地方,擺出曾經常見的姿勢。
這個村已經有20多年沒有出生嬰兒了,為了彌補這個遺憾,月美綾乃在村里廢棄的學校里安置了幾十個學生娃娃,有認真聽課的,有看書的,有打鬧的,有操場蕩秋天的,她還制作了老師和家長,把廢棄的學校打造成了一個“稻草人學校”。
就這樣,娃娃越做越多,參與制作娃娃的人也越來越多。
原先娃娃只是一個工具稻草人,但現在娃娃都有自己的故事。有真人為原型的,也有虛構的,前前后后總有350多個,月美綾乃還給自己制作了一個本尊娃娃。
詭異和溫馨并存的娃娃,很快就在網絡上走紅,吸引了全國各地甚至國外的游客前來參觀。
小鎮一下子熱鬧起來,成了旅游景點,每年十月的第一個周日,村莊還會舉辦稻草人節。
游客只要支付費用,就可以制作一個本尊娃娃,然后代替自己在這里生活。
最后
本以為旅游的熱度,會讓村子重新“活”過來,但事實上并非如此。
這個村子2014年就上過電視,娃娃的出現確實給這個村莊帶來了生機和人氣,最明顯就是旅游的人多了,但是,村里真正的居民數量還在下降。
從鼎盛時期的300多人,到2015年的35人,2016年是30人,2019年,就只剩27人了。
那些已經搬去大城市的年輕人,依然不愿意回到這里生活,這其實是日本低生育、高老齡化人口,以及城市化發展多方面因素的結果。
但這對村里的老人來說是好事,他們倒是沒有那么孤單了,娃娃壽命只有3年,若要維持旅游的繁榮,就要做好維護工作,還要定期加入新的NPC娃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