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不斷取得的新成就。”進博會、消博會、亞運會等一系列國際會議密切了與國外政府和企業的聯系,推進合作走深走實,拓展開放共贏的新境界。新時代青年只有扛牢改革使命,展現新時代擔當,堅定推進高水平開放,與時代相通,與世界相交,才能讓一切保值增值,更添賦流通的美。
以開放的姿態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塑造我們的“骨肉皮”,讓一切保值增值。“中國的改革開放帶來的變化和影響是巨大的,不僅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比以前好得多,中國各地的變遷也證明了這一點。安徽鳳陽縣小崗村曾經以“18枚紅手印”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大幕,如今得益于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引領,在新時代的改革開放浪潮中再次成為弄潮兒,安徽高質量發展動力系統加快構建。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今年是改革開放46周年,我國成為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貨物貿易總額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居世界前列,形成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實踐充分證明,中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為高質量發展塑造新動能新優勢。
以開放的姿態,與世界同呼吸、共命運、共發展、共分享,鑄就我們的“精氣神”,更添賦流通的美。2013年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順應時代要求和各國加快發展的愿望,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而熱烈的響應。得益于共建“一帶一路”,印尼邁入“高鐵時代”,老撾人民的鐵路夢成為現實,非洲有了電氣化鐵路和輕軌……一個個幸福的故事,一幕幕感人的場景,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不斷涌現。因此,必須深刻認識到,世界經濟開放則興,封閉則衰,開放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是世界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只有以開放紓發展之困、以開放匯合作之力、以開放聚創新之勢、以開放謀共享之福,推動經濟全球化不斷向前,才能增強各國發展動能。人類是相互依存的命運共同體,只有始終堅持合作共贏,努力把互利合作“蛋糕”做大,共同建設開放包容的世界經濟,才能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國人民。
世界好,中國才會好;中國好,世界會更好。中國正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充分發揮推動高水平開放的平臺作用,讓中國大市場成為世界共享的大市場;更好提供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品服務,助力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讓合作共贏惠及世界”,在中國堅定推進高水平開放的進程中發揮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貢獻。新時代青年要乘歷史大勢而上,走人間正道致遠。歷史反復證明,開放包容、合作共贏才是人間正道,與時代相通,與世界相交,讓開放的春風溫暖世界,讓高水平開放推動全球發展乘風破浪,未來可期。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