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是個練兵場,組織把你放在雙山村這個練兵場上,就是要把你這個兵鍛煉成未來能夠堪當大任的將。”這是我初到國梁鎮雙山村基層鍛煉時,黃國良書記對我說的第一句話,雖然是“土方言”,但時至今日,我依然記憶猶新。
自2023年8月“走馬上任”雙山村書記助理以來,四季的輪盤悄然轉過了一個輪回,而我在雙山村,這座名副其實的練兵場上也正在完成一次人生的蛻變。
練兵第一招,“勤”能補拙。“黃書記在國梁鎮是出了名的勤奮,十里八鄉公認歐”,初到村辦公室,村干部就和我說起黃書記工作生涯的“正面典型案例”,每天7點起床,8點前必到辦公室;修橋鋪路、護欄維修每天必須到現場兩趟;每天必刷中央新聞聯播……。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發生在到村鍛煉的第二個月月初。村上一家脫貧戶,家中僅有其一人,年齡已經有65歲,是典型“面朝黃土背朝天,只有種地能掙錢”老農民,收入微薄,維持基本生活存在困難,納入低保后就能解決困難,但因外地女婿購有商品房無法通過低保戶申請經濟核查,一直被拒“保”之外,實際上,該女婿一家多有殘疾,加之父母年老,生活情況已經不容樂觀,更不用說有能力贍養女方老人。為徹底啃掉這個“硬骨頭”,黃書記打了一上午電話,咨詢區醫保局、鎮醫保所進一步了解清楚相關政策,騎著三輪車在鎮上、村上、貧困戶家硬是又跑了一個下午,才真正解決吃低保問題。雖是辛苦,這是他的工作常態。“勤能補拙,我雖然年紀大,但是我心不老,我還愿意不斷學習,幫助老百姓解決問題,這是我的職責所在”,黃書記的話讓我很是收益,他的行為更是為我基層鍛煉做了表率,也為我后來花3個月時間走遍全村提供了很大的信心。
練兵第二招,“跑”出成績。習總書記在基層調研時曾強調“要解決矛盾和問題,就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拜群眾為師,深入調查研究。”“想了解村情民情,就要多在村里跑,多跑到群眾家里,多跑到田間地頭,才能了解老百姓的真正的需求、真正的想法、真正的困難,然后實事求是地想辦法解決,才是真正的成績。”黃書記說到做到。還記得五一假期,村3組有一家殘疾戶因修路自來水管被挖斷導致吃水困難,黃書記帶著村干部、在家黨員、網格員輪流送水一干就是5天,直到路段修復,搶修管道,通了自來水才停下來。不僅如此,每逢節假日、特殊紀念日,黃書記都會挨家挨戶的走訪低保戶等“四類群體”,關心生活起居、身體健康狀況等,正因為如此,他成了雙山村的“定心盤”,我也有幸能夠在這種“天然的優勢”庇護下,讓“小袁”的稱呼在老百姓面前“拋頭露面”,和老百姓“打成一片”。
練兵第三招,“實”是求是。黃書記不僅安排工作細致,干起工作來務必要求解決實實在在的問題,不搞形式主義。這主要體現在開會和落實政策要求方面。雙山村每月會定期召開主題黨日、黨小組會、院壩會等,但時間要求限制一般在半個小時左右,會上,措施方法講重點,理論政策重點講,短期任務限時抓,長期工作定期查,結果驗收干凈利索,絕不耽誤干部、黨員、村民代表寶貴時間。落實政策要求方面,黃書記不僅抓“龍頭”工作,還會在具體業務工作上給予適當指導,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建立雙山云庫,村干部能夠“云”上索引資料,解決了信息溝通不及時的問題,建立村干部集體學習機制,互相分享學習生活經驗、工作經驗,即增強了村干部間感情交流,又獲取新的知識,為更高質量的完成工作提供了“源頭活水”……。務實的工作風格催生了務實的工作氛圍,也孕育了“務實”的雙山作風,將會鼓舞著我走好下一輪四季。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