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上海頻道
《2023-2024全球/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研究報告》發布
第七屆中國智能媒體傳播論壇在滬舉辦
人民網上海10月28日電 10月27日,第七屆中國智能媒體傳播論壇在上海大學舉辦。本次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上海大學聯合主辦,上海大學新聞傳播學院、上海大學全球人工智能媒體傳播研究院承辦。來自國內主要高校、科研院所、媒體機構等300多位專家學者參會。

論壇現場(圖片均由主辦方提供)
上海大學黨委副書記段勇在開幕致辭中指出,在智能技術快速迭代與廣泛應用的時代背景下,新聞傳播學領域正在經歷深刻變革,面臨新的挑戰與發展機遇。如何在這一時代背景下實現理論創新、模式重構,是傳媒學界和業界面臨的重大課題。本屆論壇不僅是學術思想的交匯,更是推動我國新聞傳播事業向智能化、現代化邁進的重要契機。期待通過本次論壇的高層次對話交流,為智能媒體發展、新聞傳播理論創新貢獻智慧,推動學界與業界更加緊密地協同合作,共同應對智能時代的變革。

上海大學黨委副書記段勇致辭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黨委書記方勇表示,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與上海大學共建六年來,見證了上大新聞傳播學院的快速發展。中國智能媒體傳播高峰論壇舉辦了七屆,足以說明上海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在學科定位和人才培養上的前瞻眼光和鮮明特色。面對“變化”與“挑戰”并存的智能傳播格局,本屆論壇將搭建一個產學研深度互動交流的平臺。他希望與會專家和業界人士碰撞思想、凝聚共識,共同推動我國智能媒體傳播研究和業界實踐的健康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黨委書記方勇致辭
上海大學偉長學者、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嚴三九教授在致辭時表示,智能媒體技術的迅猛發展,不僅重塑了傳媒行業的面貌,更為新聞傳播領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與無限機遇。本次論壇旨在匯聚國內外新聞傳播領域的精英智慧,共同探討智能媒體發展的前沿議題,為傳媒產業的轉型升級和新聞傳播事業的繁榮發展注入強勁的新動力。

上海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嚴三九教授致辭
據介紹,建院以來,上海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高度重視與學界、業界和國內外同行建立密切聯系、精誠合作,打造學術高地和產學研一體化的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模式。開幕式上,智能媒體企業代表、雷鳥創新技術有限公司與上海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助力學院“智能傳播”學術品牌建設和人才培養。上海大學校董、全球人工智能媒體傳播研究院院長張大鐘和上海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嚴三九教授見證了簽約儀式。

上海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與雷鳥創新技術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上海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周宇豪教授在論壇開幕式上發布了《2023-2024全球/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研究報告》。報告分“戰略篇、技術篇、產業篇、業務篇、倫理篇”等五個部分,旨在從不同角度審視全球智能媒體發展的全貌。該院自承辦智能媒體傳播論壇以來,已經連續四年發布最新的全球和中國人工智能行業觀察及研究報告,從戰略、技術、產業、業務、倫理等角度進行全面分析、梳理國內外智能媒體領域最新應用成果和產業政策,為智能媒體行業研判最新發展動向、把握市場機會、明確企業發展方向提供有益的指導。

上海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周宇豪教授發布《2023-2024全球/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研究報告》
開幕式上,上海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掛職副院長王虎教授發布了數字適老專屬大模型“AI滬助”。該模型集成日常聊天、病情自診、社區辦事、心理疏導等四大功能,是國內高校第一個智慧適老專屬模型。

上海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掛職副院長王虎教授發布“AI滬助”

上海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黨委書記王晴川教授主持論壇開幕式
論壇開幕式由上海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黨委書記王晴川教授主持。當日,與會專家學者參加了一個主論壇、六個分論壇,以及“國際教育聯盟”論壇和“30人論壇”等學術活動。與會專家學者們結合“智能傳播新邏輯、新生態與新趨勢”這一會議主題,開展了精彩的主旨演講和深入的學術探討。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