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的孫伯最近兩年多飽受咳嗽困擾,他時不時胸悶氣促,一年前,甚至出現了痰中帶血。雖然服用止咳藥后癥狀略有緩解,但嘶啞的咳嗽聲伴隨著粗喘卻一直如影隨形。
孝順的子女帶著他胸部CT、支氣管鏡等檢查了一圈,醫院排除了孫伯肺部有惡性腫瘤、真菌及結核感染的可能性,讓家人稍稍放下心來。但專家也通過氣管鏡,在他的右主支氣管發現了一個小拇指指甲蓋大小的肉芽腫隆起,建議他戒煙、口服抗生素治療。
徹底戒煙的孫伯不僅沒有好轉,病情反倒急轉直下。劇烈咳嗽時,他不僅咳不大聲胸口還疼得像針扎、像刀割,咳出的白色黏痰,帶著血絲,同時還有臭味。
浙大一院安吉分院呼吸科周敏副主任醫師是孫伯的主診醫生,給孫伯復查了胸部CT,發現他肺部的影像變化并不大。但孫伯病情怎么會越來越嚴重呢?
周敏副主任醫師找到了浙大一院“柔性下沉”到安吉分院的呼吸內科沈茜主任醫師。以往,兩位專家遇到安吉當地棘手的病患都會一起討論分析。
沈茜主任醫師仔細查看了孫伯的各項檢查結果,考慮是支氣管結石引起的肉芽腫增生,她建議孫伯再次復查氣管鏡,同時制訂治療預案,計劃如果發現支氣管結石,就嘗試用氣管鏡直接取出。
10月初,由沈茜主任醫師帶領團隊為孫伯進行了全身麻醉下的支氣管鏡檢查,確實如專家預想的那般,在仔細清除包裹的肉芽后,一顆直徑近1厘米的“小石頭”終于露頭,它埋在右主支氣管黏膜下,反復刺激肉芽腫不斷長大,堵住了孫伯的部分右主支氣管,如果不及時處理,將會導致咯血及進一步堵塞氣管。這也是孫伯胸痛、咳嗽總是不見好的原因。
在充分松動后,沈茜主任醫師順利鉗出了結石。取出這顆結石,孫伯沒過幾天就基本上不咳嗽了,再沒出現過痰中帶血。
沈茜主任醫師介紹,支氣管結石是少見病,發病年齡廣泛,高峰在60歲左右,男女發病率相近。這種結石形成的原因復雜,既往有感染如肺結核或組織胞漿菌病等可能引發鈣化,鈣化過程通常始于縱隔、肺門或支氣管周圍淋巴結。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