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必須深入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發展三大戰略,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化改革,健全新型舉國體制,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在廣大鄉鎮基層,我們剛圓滿完成全面脫貧攻堅的重大政治任務,鄉村治理提升、特色產業打造、基礎建設完善、營商環境改善等各項任務方興未艾,正是大量需要管理型、科技型人才的時候。然而受環境和資源制約,鄉鎮基層始終缺乏吸引力,人才資源向外流失嚴重,供不應求的現象仍有發生。此時更需要制定科學有效的基層人才戰略,打好人才工作組合拳,為基層治理和鄉村振興提供源源不斷高質量活血。
一、堅持主動引才,筑巢引鳳提升人才儲量。
機會不是等來的而是主動爭取來的。基層引才工作要堅持“走出去”和“收回來”的方針。地方及用人單位首先要擺正姿態,以“兼容并包”的胸懷和“唯才是用”的態度敞開選用人才的大門,祛除非必要的招考壁壘,營造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一是“走出去”。深入高等院校、研究院持續開展校園招聘會、校企對接會等活動,充分展示企業市場前景和公司引才誠意基層,吸引應屆大學生前來就業創業。二是“收回來”。充分運用節假日返鄉人才應聘間隙,通過“家門口招聘”、線上面試直通等服務,擴大宣傳,同時提升待遇水平,加碼吸引力度,截選優質人才為基層所用。
二、堅持服務留才,固巢養鳳優化人才環境。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適宜的人才環境是留住人才的關鍵所在。一是加強政策傾斜。優化升級人才政策支持,加強物質保障,引導建立完善的崗位體系、薪酬體系、職責體系,并在衣食住行等諸多領域給予年輕人才更多保障,引導各類人才向基層流動。二是健全服務平臺。推動人才服務集成,升級人才服務平臺,實現人才供需一站式服務,對接大學相關專家進行線上線下指導,提供技術支持。三是延展服務鏈條。企事業單位負責人負責定期與人才進行人文關懷,問其所需,投其所好。對有價值需求的人才開展“人才問計”活動,實時參與到地方政策制定、民生工程規劃中來;對有自我提升需求的人才針對性開展青年夜校、業務培訓等;同時樹立典型,積極宣傳人才工作,引導全社會形成尊才、敬才氛圍。
三、堅持科學用才,引鳳筑巢回饋最大價值。
人盡其才則百事興。為充分發揮各路人才價值,一方面要因才適用,做好“傳幫帶”工作。充分挖掘人才特質,在充分尊重其意向基礎上輔助制定個人職業規劃,同時組建以本地產業帶頭人、優秀黨組書記等為班底的專家服務團,重點答疑解惑,在人才發展的各個節點提供行之有效的指導和解惑,引導提升現有人才綜合素質;另一方面要強化激勵措施,真金白銀鼓舞優秀人才更上臺階。完善考核及考察機制,在各領域設立激勵機制,加強獎勵豐厚度,鼓舞形成見賢思齊、爭優創先的干事創業氛圍;同時暢通優秀人才職級晉升通道,疏通晉升“堵點”,拓展職級晉升空間,讓崗位找準有能力有作為的人才發揮最大價值,讓高技術、高水平人才在基層未來“看得見,摸得著”,切實增強人才獲得感。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