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以來便是農業大國,農業是我們國家的國民經濟基礎,是國家穩定發展的基石。鄉村振興戰略更是新時代黨和國家的重要發展戰略方針,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一環,對我國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糧食需求量大,一味靠進口保障糧食安全不切實際,同時也不利于國家發展大計,所以我們要重視糧食安全,筑牢農業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議上對“三農”工作做出過重要指示,我們要實現農民收入較快增長,實現農村社會和諧穩定,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不懈夯實農業基礎,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把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為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要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鄉村建設水平、鄉村治理水平,強化農民增收舉措,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不斷取得實質性進展、階段性成果。
- 提升農業科技水平,促進生產提質增效;科技創新是農業發展的第一動力,我們要加大對農業科研的投入,完善相關人才培養機制,提高農業科技水平。加強農研企合作,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促進農業科技研究成果轉化,不斷提高我國農業科技水平。
- 加大政策扶持,提升農民生產積極性;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相應的扶持政策,加大鄉村振興宣傳力度,培養廣大農民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給予農業生產的農民相應的補貼及獎勵,鼓勵農民從事農業生產,同時做好農業防災救災工作,針對受災地區及時做好相關幫扶工作,防止出現因災返貧。
- 加大生態保護力度,樹牢環境保護意識。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現代化,通過以破壞環境為代價的發展注定是曇花一現,不利于我國的長期發展,不利于國家的長治久安。為此,我們應加大宣傳力度,培養廣大農民環境保護意識,真正從思想上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同時要開展人居環境提升整治行動,完善好相關基礎設施建設,以建設和美鄉村為目標,不斷提升農村生活質量。
農業基礎是發展的基石,鄉村振興離不開農業基礎,農業基礎更是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重中之重。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農業農村方面的講話,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