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0月29日電 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下稱“自然科學基金委”)和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下稱“蓋茨基金會”)29日宣布六項研究方案入選雙方發(fā)起的聯(lián)合資助項目,旨在推動新型RNA疫苗和疫苗控釋遞送技術的研發(fā),提升疫苗在中低收入國家的可及性和覆蓋率,從而挽救更多生命。
該聯(lián)合資助項目自今年4月公開宣布以來,自然科學基金委和蓋茨基金會共同受理39份有效申請。經中外專家組評審,雙方最終共選出六項研究方案。每個入選方案將獲得自然科學基金委最高150萬元人民幣和蓋茨基金會最高20萬美元的資助。
入選研究方案包括:將人工智能技術(AI)與環(huán)狀RNA技術相結合,研發(fā)更高效的新型瘧疾疫苗;研發(fā)程序式微針疫苗輸送系統(tǒng),實現(xiàn)一次接種即可按照預定接種間隔釋放疫苗劑量;基于CpG-LNPs融合體系,設計高效且安全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mRNA疫苗;構建并驗證新型分區(qū)裝載技術的實驗性研究,探索可溶性微針陣列貼片(DMAP)用于聯(lián)合疫苗的研發(fā),降低不同疫苗之間的相互干擾;開發(fā)熱穩(wěn)定型mRNA載體及遞送技術;以注射型凝膠和3D打印凝膠植入件技術為基礎,開發(fā)創(chuàng)新疫苗控釋技術。
蓋茨基金會方面表示,要在全球范圍內提升可挽救生命的疫苗的可及性,創(chuàng)新至關重要。RNA疫苗已經凸顯出其在應對疾病方面的巨大潛力。同時,諸如微針貼片、控釋技術等新型疫苗遞送技術,已被證明能夠有效應對物流和免疫原方面存在的挑戰(zhàn),從而提升疫苗的可及性和覆蓋率。(完)【編輯:曹子健】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