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先后赴福建、安徽兩省考察,從八閩大地到江淮熱土,從鄉村振興、對外開放到文化傳承、科技創新,總書記把脈定向、實地指導,傳遞出堅定不移推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鮮明信號。改革潮起風正勁,奮楫揚帆正當時。廣大黨員干部當主動追尋總書記的“閩皖足跡”,凝心聚力繪好新時代為民、文化、創新圖景,擔起歷史與時代賦予的光榮使命,與億萬人民一道擁抱美好未來。
循“些微官職不足道,但求百姓笑顏開”的為民足跡,凝“以民為本”之初心,聚力繪好“民生所系、責任如山”新圖景。習近平總書記在谷文昌紀念館考察時強調:“我們學習他的事跡,不僅要高山仰止,還要見賢思齊,像他那樣做人、為政,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谷文昌將“為民謀幸福添福祉”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他帶領干部群眾將一座荒島、窮島變成了綠色島、幸福島,在群眾心中樹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廣大黨員干部要以谷文昌同志為榜樣,不斷追求“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精神境界,牢記“民生所系,責任如山”的使命擔當,將人民群眾的幸福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要始終叩問“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的人生之問,少計較個人得失,不追求虛榮名利,主動把群眾的“關鍵小事”作為工作的“大事要事”,將改革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實際行動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循“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的文化足跡,凝“底蘊深厚”之信心,聚力繪好“相互禮讓、以和為貴”新圖景。總書記在六尺巷考察時強調,“要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上協同發力,打牢社會治理的文化根基。”六尺巷里天地寬,一段佳話傳到今。六尺巷雖窄,但蘊藏其中的“以禮為先、以讓為賢、以和為貴”理念,幾百年來一直深深地影響著世人。廣大黨員干部要深刻領悟“六尺巷”精神,要學好用好“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將“相互禮讓、以和為貴”的理念融匯到新時代基層治理工作中來,引導群眾多換位思考、相互體諒,從而達到預防糾紛、化解矛盾的目的。要積極推動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時代化的創新性發展,讓六尺巷的“和為貴”精神成為社會治理的“法寶”,讓老的故事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活力,讓傳統文化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循“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的創新足跡,凝“自立自強”之決心,聚力繪好“尖端引領、集中布局”新圖景。從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指出的“要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上闖出新路”,到在安徽考察時強調的“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科學技術要打頭陣,科技創新是必由之路”,無不折射出改革過程中高水平科技的自立自強才是在科技創新領域走遍世界的“硬通貨”。廣大黨員干部要積極響應總書記的號召,增強憂患意識,敏銳把握世界科技創新發展趨勢,堅持用最新的科技理論知識武裝頭腦,積極主動適應和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將科技創新之力化作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勁引擎”。要敢于探索,爭做銳意進取的“夢想家”,永葆“能突破”“靠自己”的創新發展自覺,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為“科技強國”的宏偉目標貢獻力量。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