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7日
2024年滇池風情藝術季
昆明規劃館開幕
未來幾個月
數百件國內外藝術家、建筑師的作品
它將在滇池沿岸的七個空間地點呈現。
滇池當地傳統文化
與當代藝術的對話正式開始
129件作品在滇池畔展出
本屆滇池風情藝術季以“家與未來”為主題,包括“鄉村藝術”、“園林藝術”、“濕地藝術”三大主題。通過近百位藝術家的駐地藝術作品,共同探索和傳承滇池生態。美麗。
此次展出的129件藝術建筑作品涵蓋雕塑、裝置、攝影、多媒體、視聽互動、油畫、壁畫、建筑園林等藝術類型。分布在滇池沿岸海鹽村、石城村、臥龍古漁村、大觀公園、世博公園、撈魚河濕地公園、寶峰濕地公園7個空間展示場館。
此外,活動將持續至5月,5月8日結束。展覽近百天期間,還將舉辦展覽、論壇、講座、現場表演、藝術家分享等40場相關活動,以及跨界交流活動。 ——邊境工作坊、社區工作坊、公開講座、小型文獻展等活動,提升藝術季的公眾參與度和學術高度。
將藝術品“隱藏”在大自然中
走進撈魚河濕地公園的水杉林,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兩條懸浮在“空中”的魚。這是云南西雙版納藝術家趙光輝的作品《大魚小雨》。該作品由天然材料和可回收材料制成。它充滿了生活氣息和藝術趣味。 “大魚”和“小魚”一起浮在空中,神奇極了。又浪漫。
往森林深處走去,就能看到水中溫馨的“一家三口”。這是來自云南昆明的青年先鋒藝術家李東海的作品《》。李東海介紹:“回國7年,我一直很忙碌,想要給家人和自己更好的生活。直到今年,我才從忙碌中重新審視生活。這段時間,我無意中翻到了3歲的時候,和父母打牌的時候,我就請父母根據??視頻中的座位折了三只紙青蛙,代表一家三口,然后我就放大了。將產品折疊起來做成公共藝術裝置,放在籃子里的玉和公園的池塘里,寓意家人的健康、安全、幸福是最重要的。”
由不銹鋼圓棒和鵝卵石制成的“起飛”,巧妙地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給人一種飛石的視覺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李季的《時光之洞》將鳥的形象與鏡面不銹鋼相結合,利用反光特性將周圍的景色折射到畫面中,將畫面與真實的自然景觀融為一體。作品置于濕地公園內,是為了讓鳥類更好地融入自然生態環境。
創造可以持續一整年的“藝術品”
滇池民間藝術季是“滇彩云之南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著眼滇池地區全局,將湖濱生態保護與治理、環湖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傳統村落鄉村保護與改造結合起來。環境整治等工作,并開展一系列藝術創作活動。通過國內外藝術家、建筑師團隊的駐地創作、藝術裝置的植入、文化旅游業態的培育,開展一系列藝術創作活動和公共藝術裝置建設,使藝術裝置成為新網紅打卡點、旅游消費新熱點。 ,鄉村文化旅游新地標。
本屆滇池景觀藝術季對滇池周邊村莊、田野、濕地、公園、景區等空間載體進行內涵、藝術轉化、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打造一年四季的“藝術品”,呈現《春城》“花開花落滿地飛”的美麗畫面和精彩人生體驗。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