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在線旅游上演“緊縮魔咒”》
10月1日起,《在線旅游運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正式實施。根據新規,不合理低價游、評價權保護、旅游信息利用等都將納入監管。被消費者詬病的大數據“殺戮”(價格歧視)等不良商業行為也成為重點監管領域。
新規出臺:對不良經營行為“強監管”
近年來,我國在線旅游企業和平臺數量持續增加,促進了旅游消費,帶動了行業發展。但存在的問題也成為行業健康發展的制約因素。從各地文化和旅游管理部門收到的舉報投訴反映的問題來看,部分企業和平臺涉及的問題主要集中在旅游安全和救援義務、消費者權益保護、虛假宣傳等諸多方面。 ,侵犯游客合法權益,擾亂旅游市場秩序,亟待通過健全法律法規予以規范。
業內人士指出,此前旅游領域只有旅游法、旅行社管理條例和相關實施細則。盡管現行規定具有一定的約束力,但在實際監管過程中仍存在一些“邊緣地帶”。 《規定》針對當前行業突出問題也出臺了具體規定,其出臺恰逢其時。
“在線旅游行業近年來發展迅速,目前大部分消費者都是在網上進行預訂,這涉及到一系列新問題,比如大數據‘殺戮’、虛假預訂等新的用戶權益保護問題。一些過程中“要解決這個問題,經營者和供應商的資質已經超出了傳統旅游法的范圍。”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新規起草專家朱偉表示。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更好地相互補充、銜接。
去哪兒網相關負責人表示,《條例》除了對在線旅游經營者的經營行為進行指導外,還對未來工作方向提出了原則和要求,將為國內旅游整體復蘇提供法律支撐。業,也為國內旅游業的整體復蘇提供法律支持。在線旅游經營者的合法經營、穩定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后盾。
具體來說,《規定》強調,在線旅游經營者應當提供真實、準確的旅游服務信息,不得進行虛假宣傳;未取得質量標準和信用等級的,不得使用相關名稱和標志。平臺經營者應當以顯著方式區分和標識自營業務和平臺內經營者開展的業務。為游客提供交通、住宿、觀光等預訂服務的在線旅游經營者應當建立公開、透明、可查詢的預訂渠道,為按照合同履行相關預訂服務提供便利。
針對備受消費者詬病的評論權問題,《條例》要求在線旅游經營者保障游客的合法評論權,不得擅自屏蔽、刪除游客對其產品和服務的評論,不得誤導、誘導、替代或者強迫游客作出評價,旅游者的評價應當保存并向社會公開。在線旅游經營者刪除法律法規禁止發布、傳輸的評價信息的,應當在后臺記錄保存。
事實上,今年以來,一些企業已經開始進一步加強“審核”管理。以攜程為例。 7月,該平臺宣布修改酒店點評規則:提交點評后,客戶不能自行刪除或修改。他們只能通過攜程App添加評論內容,攜程客服不再有查詢、修改或刪除評論的權限。 。環球旅訊特約評論員程超功表示,無論是電商法還是《條例》,平臺不得刪除評論已成為硬性規定,但執行難度大,需要更多的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
告別“看價格”?消費者舉證仍困難
針對備受詬病的大數據“殺熟度”問題,《規定》要求在線旅游經營者不得濫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根據游客消費記錄、旅游偏好設定不公平交易條件。等,侵害游客合法權益。
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去年7月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88.32%的受訪者認為大數據“殺人”的現象普遍或非常普遍,56.92%的受訪者表示自己被“殺”過。通過大數據。經驗來看,這一問題在網購、在線旅游、網約車等領域更為突出。
“比如,同樣的機票、線路產品,如果不同的手機同時使用,價格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差異,新用戶的價格也比老用戶更優惠。很多時候,我們感受到了價格歧視,但也無能為力,即使投訴和提供證據也很難。”在線旅游平臺的長期用戶鄭女士坦言,“對于用戶來說,現階段只能多用幾部手機、多個賬戶來比較價格,但新規的出臺,對用戶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好在大家在提供證據方面還很困惑,沒有案例可以參考。”
在實際操作中,由于數據掌握在平臺手中,消費者往往很難順利取證。各平臺此前也表示,價格由航空公司、酒店和景區共同制定,平臺對所有用戶報價統一。不存在大數據“殺戮”。只是不同的促銷活動有不同的折扣,相關規則在活動界面中有詳細說明。闡明。
互聯網經濟學會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志鵬指出,將大數據認定為“專家”,本質上涉及取證難度。消費者的自我搜索和投訴是發現大數據“成熟度”的線索之一,但很難證明在線旅游經營者是否使用了大數據手段。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關玉英指出,在與商家的博弈中,消費者仍處于劣勢。要真正遏制大數據的“利用”,相關部門還需要拿出更多切實可行的措施來解決“取證難”。要積極主動、及時干預,提高法規的可操作性和執行力,讓監管更加公正有效。同時,還需要完善相關配套體系建設。
監管持續加大,市場秩序進一步規范
文化和旅游部數據顯示,今年國慶中秋8天假期,全國共接待國內游客6.37億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4665.6億元。在旅游市場快速復蘇的同時,各地監管部門也在持續落實監管責任,強化行業秩序和監管。
湖南省市場監管局數據顯示,國慶、中秋假期期間,湖南省市場監管系統出動執法檢查人員81575人次,檢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57468家,檢查旅游景區1931人次,重點檢查專項整治。
為維護旅游市場秩序,峨眉山市市場監管局還嚴厲打擊虛假宣傳、標價不明確、欺騙敲詐顧客等違法行為,共檢查經營戶132戶,并進行行政指導。 86次。
長假期間,云南加大對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有關部門加強市場巡邏檢查,組織第三方人員進行暗訪,及時發現問題線索,查處“不合理低價出行”等違法行為;并開通旅游投訴舉報熱線。落實旅游投訴“零暫存”、旅游案件快速處理等機制。
海口市還加大了對街頭隨意發放“旅游優惠卡”的打擊力度,堅決打擊非法經營、甩顧客、搶顧客等違法行為,重點打擊“不合理低價”行為。 “價格旅游”、強制購物、強行增加自費項目等侵害游客合法權益的行為,保障游客人身財產安全。
長假前夕,四川省旅行社協會、成都市旅行社協會還發布了《2020年四川旅游線路參考價格》。參考價格分為淡季、旺季、平季三種。如果旅行社的報價低于參考價的三分之一,則可以斷定是不合理低價群體,游客可以避免落入“不合理低價群體”;云南省還公布了相關旅游線路和旅游產品的參考費用。云南省旅游行業協會相關人士表示,此次發布消費提示,旨在引導游客正確選擇云南旅游線路產品,減少因參與“不合理低價旅游”產品引發的各種糾紛,進一步規范旅游行為。旅游市場秩序。
(魏夏一)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