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行走河南讀懂中國河_行走河南·讀懂中國丨一條河,流經千年歲月消息關注度非常高,想要進一步了解這方面的最新消息,小編給大家整理出有關這方面的全部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深入了解!
行走河南·讀懂中國丨一條河,流經千年歲月
千余年前,隋煬帝啟動隋唐大運河工程的初衷何在?這條水路巨作又如何塑造了沿線城鄉的命運?洛陽的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通過生動展示,讓歷史的河流再次流淌于世人眼前。
4月19日,步入這座博物館,記者立即被其創意無限的設計所吸引。穹頂上,12.6萬個三彩陶片如滿帆迎風,光線在其間舞動,營造出大運河波光粼粼、氣勢恢宏的視覺盛宴。
館內的“國運泱泱”展覽,分四部分展開,從“一統中華”的宏圖偉業到“萬物通濟”的繁盛景象,再到隋唐盛世的輝煌與文化的深遠影響,詳盡敘述大運河的故事。特別是一場“漕運之旅”的互動體驗,讓參觀者仿佛親歷糧食從征收到抵達的全過程,深入了解運河文化的豐富內涵。
據博物館陳列保管部主任楊浩燁介紹,隋唐大運河連通五大水系,是南北物資交流的生命線,對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文化交流起到了關鍵作用,為唐宋的輝煌奠定了基礎。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劉海旺指出,河南段的大運河,涵蓋通濟渠、永濟渠等,穿越多個城市,其中以洛陽為核心的大運河區域,是中國大運河不可或缺的一環。
盡管大運河大部分已沉寂于時光之中,但它留下的文化遺產豐富多樣。如回洛倉、含嘉倉等古代糧倉遺址,見證了運河的軍事經濟價值。
浚縣古城,因運河而生,隨歲月更迭煥發新生。夜幕下的古城,結合光影藝術與傳統文化,宛如穿越時空的不夜之城。
河南大運河沿線,集世界遺產、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于一體,分布著四大古都和數座歷史文化名城,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交織,展現了一幅幅歷史與現代交融的畫卷。
目前,河南正致力于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以“行走河南·讀懂中國”為品牌,利用大運河的文化影響力,創新轉化,將文化遺產與旅游業緊密結合,串聯古城,構建運河文化旅游帶,促進文化資源的活化利用,為建設文化強省鋪路。
上述就是關于行走河南讀懂中國河_行走河南·讀懂中國丨一條河,流經千年歲月的全部內容了,希望能夠有所幫助。更多相關攻略和資訊可以關注我們多特資訊頻道,之后將為大家帶來更多精彩內容。
了解更多消息請關注收藏我們的網站。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