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基石,是確保黨的長期執政、維護國家長治久安和創造百姓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要堅持黨建引領主基調不動搖,持續推動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有機銜接、良性互動,實現黨建引領“一子落”,基層治理“滿盤活”。
樹牢系統觀念,增強基層治理組織勢能。構建全方位治理格局。要發揮縣級黨委“一線指揮部”作用,謀全局、抓統籌,強保障、促落實;發揮鄉鎮黨委“前線指揮所”作用,強組織、增活力,補短板、惠民生;發揮村社黨組織“攻堅小分隊”作用,化糾紛、解民憂,優服務、促和諧,讓基層黨組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彰顯。優化全鏈條治理體系。聚焦縣鄉村三級組織架構不優、運行機制不暢、人員分工不合理等問題,堅持“規范分工、上下對應”的總體思路,做優縣域“頂線”、做強鄉鎮街道“中線”、做實村社網格“底線”、做暢聯動指揮“豎線”,構建“王”字型基層治理架構,著力破解體制性障礙、機制性梗阻,推動基層治理規范、有序、高效。匯聚全領域治理合力。實行“領導小組 工作專班 專項組”工作機制,推動組織、宣傳、政法、群團等多元主體攥指成拳,強化協調聯動,變“獨奏曲”為“大合唱”,構建“工作聯抓、資源聯享、力量聯強”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大格局。
聚焦事權匹配,釋放基層治理改革效能。推動力量下沉。針對縣級機構臃腫、鄉級人員匱乏的問題,抓住事業單位重塑性改革有利契機,把自收自支單位的人員和未入編人員,充實到鄉鎮街道,實現人事匹配、人隨事轉,確保基層事情有人辦。推進職權下放。按照依法下放、宜放則放的原則,將基層迫切需要且能有效銜接的綜合執法事項依法下放,組建由鄉鎮街道統一指揮的綜合執法隊伍,實現“一支隊伍管執法”;賦予鄉鎮街道審批服務權,在村社建立便民服務終端,優化政務服務流程,實現“政務服務就近辦”,確保基層權力給基層。推行縣鄉協同。弘揚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基層吹哨、部門報到”機制,共同解決發生在基層、單靠鄉鎮街道自身力量無法解決的難題,實現“縣鄉協同事項聯辦”,確保基層事情基層辦。
創新考評方式,激發基層治理內生動能。多維考評比實績。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成效作為部門(單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的重要內容,組織上級業務主管領導、單位“一把手”、班子成員、中層干部、服務對象等五類評價主體,分別從工作實績、責任擔當、團結協作、領導能力、宗旨意識等五個維度,全方位、多視角評價干部在抓治理解難題中的表現和業績,防止以偏概全、一葉障目。綜合研判定優劣。堅持好干部標準“高線”,嚴守廉潔“底線”,把多維考評結果與日常考核、督查考評等情況結合起來,注重“一時”與“一貫”、“顯績”和“潛績”,運用個人縱向比較、同類型崗位橫向比較的篩查分析方法,通過綜合分析、科學研判,實現干部畫像由“平面圖”向“立體畫”轉變,讓干部在基層治理中的表現優劣一目了然。激勵獎懲鼓干勁。堅持激勵與約束并重,根據考評結果及時兌現獎懲,通過干部選拔任用、實行“雙向換崗”、表彰“基層治理標兵”、嚴格問責追責等方式,讓實干者有舞臺、躺平者站起來,樹立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鮮明導向,激勵干部在基層治理主戰場干事創業、大顯身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