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環節。中國14億人口中有6億是農民,人口基數大,村情差異大,給鄉村治理帶來了不少困難。如何才能破解鄉村治理困局。
黨建引領鄉村治理。“辦好農村的事,要靠好的帶頭人,靠一個好的基層黨組織?!被鶎狱h組織要積極營造在農村大地上干事創業、建功立業的濃厚氛圍,讓那些年富力強,有能力水平,敢于開拓創新的農村實用人才充實到基層支部中,強班子、帶隊伍、謀發展。通過掛牌示范、承諾踐諾、聯系農戶等活動方式,調動廣大黨員在鄉村治理中發揮帶頭示范作用,努力爭做黨的政策的“宣講員”、基層情況反饋的“情報員”、矛盾糾紛化解的“調解員”、帶頭致富的“戰斗員”。積極構建鄉村聯動機制,形成縣、鄉、村、組的互動與合作,實現鄉村治理重心下移。
自治激發鄉村活力。鄉村是農民的家園,是他們生產生活的地方。村民自治是中國特色基層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深厚的歷史根基和群眾基礎,因此要積極發揮村民理事會等自治團體的作用。通過創新村民自治、民主協商等形式,發揮村民理事會“新鄉賢”作用,充分調動村民參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積極性。
宣傳灌注鄉村能量。身處鄉村的群眾往往受教育程度不高,對部分政策、方針容易產生疑惑、誤解,因此鄉村宣傳的意義就凸顯了出來。通過新聞媒體把各級黨委、政府為老百姓辦的看得見,摸得著的惠民實事宣傳報道出來,引導全社會關心關注民生問題,讓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的人民群眾,讓老百姓實實在在地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同時,對身邊的英模人物、典型事跡進行深入挖掘、宣傳,積極營造“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濃厚氛圍。
(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侯家崗鄉人民政府 潘曉)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