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是動物世界里非常珍貴的一種動物,作為瀕危物種,人們為了保護它們,早在1975年開始,嚴格限制象牙貿易。
然而前段時間,非洲卻公然宣布了大象獵殺計劃,一殺就是幾百頭。
最先公布獵殺計劃的是非洲的納米比亞,8月,該國宣布將殺死723只野生動物,其中就包括83頭大象、30頭河馬、50頭黑斑羚、60頭水牛、100 頭藍角馬和 300 頭斑馬。
緊接著9月份,津巴布韋也聲稱,也要撲殺200頭大象。
難以想象的是,殺生這么多,居然只是為了吃。
他們表示:獵殺動物只是無奈之舉,是為了應對該地區百年來最嚴重的干旱,當地居民快要餓死了!
由于氣候影響,今年非洲部分區域的形式非常嚴峻,干旱導致農作物收成差,飼養的牲畜死亡,造成人們糧食短缺。
缺到什么程度呢?可以看看這張照片。
在津巴布韋偏遠的一個村莊,2個孩子正站在一頭非洲象尸體前,熱切期盼大人們能快點分食這頭大象,因為他們已經很久沒吃到肉了。
孩子的父親卡菲拉尼·馬赫蘭古 (Qaphelani Mahlangu)一邊處理尸體,還一邊微笑地說:“我們很高興大象死了,這樣我們就可以吃肉了。”
卡菲拉尼就是津巴布韋合作的專業獵手之一,殺死大象后,他切開大象的肉,會在火上烤熟,然后分給全村的人享用。吃不完的會制成肉干,包裝后送到其他村莊去,分給需要的人。
根據規定,獵殺大象的人主要是簽了合作的職業獵人,這些獵人晚上才去狩獵,要求必須一擊擊中頭部,確保大象能“人道”死亡。
還有一小部分則是自費的獵人,就是那種給錢就能合法獵殺,并帶走象牙等戰利品的獵人。
納米比亞的獵殺計劃中,總共要殺死83頭大象,則有12頭大象屬于自費獵人。
根據當地介紹,自費獵人的門票收入不會上繳,也將用于民眾。
因饑餓殺大象,該不該?
獵殺計劃一出來,必定會遭到全世界的質疑。
就好比,為了象牙殺大象,全世界不允許,但今天只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欲這種最“低”的需求,非洲主動要殺,且要殺這么多,聽起來確實有些奇怪。
目前批評的聲音最大的是兩種:
一是大象真的有這么多,經得起這么獵殺嗎?
二是面對嚴重干旱,獵殺野生動物充饑能解決問題嗎?
很多人是第一次聽說大象還能吃的,鑒于大象的智慧,一致認為這種行為很殘忍,因為饑餓而殺它是“一種恥辱”。
同時,在數百萬人需要糧食援助的情況下,認為吃野生動物的行為只能緩解,無法解決問題,覺得這項決策意義不大,還很容易破壞生態。
但非洲這兩個國家倒是很堅持,認為殺動物充饑,是目前干旱下保護人類和大象最有效的方式。
首先,他們認為自己“后院”大象數量太多了。
據野生動物基金會預估,現在非洲的土地上,大約還有41.5萬頭大象,數量最多的是博茨瓦納,大約13萬頭(這里沒有說要獵殺大象)。其次是津巴布韋,10萬頭,納米比亞大約 2.1萬頭。
大象數量多,對于全球來看,是個好事情,但對于和大象居住在一起的人來說,絕對是個噩夢。
大象會破壞農作物、傷害牲畜,甚至殺死人類。尤其在干旱的季節,大象本身會因為缺水大量死亡,而且還會和人類爭奪水源,沖突也會更加激烈。
支持的人認為殺死部分動物,可以給居民提供食物,渡過干旱時期,也能保護剩下的大象存活下來。
最關鍵是,他們認為以現在大象的數量,獵殺這幾百頭,根本不會威脅野生動物的長期發展。
其次,他們認為,反對捕獵計劃的人,尤其是西方那邊的,多多少少有些“虛偽”。
納米比亞的發言人公開反駁:你們也經常狩獵動物,為何在非洲獵殺大象就不行?
最后
無論你是反對,還是支持,目前獵殺計劃已經在實施了。
到9月份,納米比亞已經獵殺了超過150只動物,提供了至少125000 磅的肉。
很多人確實只看到了大象溫柔美好的一面,卻沒有考慮到大象的體型。
最直觀的例子就是今年早些時候,非洲因為養大象費錢費力,還被很多國家質疑沒管理好,所以到處免費送大象。
這種送,帶著一點“威脅”意味,大概的意思就是,你們覺得我們養不好,那送幾萬頭給你們,你們來養養看!
但最后沒有人愿意接收,這說明大家都知道,養大象確實沒有想象中這么容易。
不知他人苦,莫勸他人善。這句話在這個事情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我倒是覺得,只要有人在的地方,控制動物的數量是必然的,就像野豬,過去也是受保護的,但現在很多地方也要花錢請“專業獵人”來清理。
大象也是如此,只要和人在一起,數量多到威脅人類了,適當的獵殺也是免不了的。
聽起來有違自然規律,但畢竟這個世界,還是以人為中心的。
干旱的到來,非洲不得不抉擇:保人還是保動物?
這個事情中唯一有一個行為,我是難以接受的。
那就是納米比亞和津巴布韋的獵人在獵殺大象時,出現幾頭殺幾頭,不會手下留情。
這是因為大象太聰明了,又是群居的,當你殺死其中一頭后,其他大象會記住人類的殺戮行為,久而久之,會加深人類和大象的沖突。
為了避免出現這樣的局面,采取的方式就是群滅。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