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全媒體記者 王宏偉 攝
公元前133年,漢武帝游覽海上蓬萊山,筑城取名蓬萊。
兩千多年歷史的積淀,無論是八仙渡海、海市蜃樓的美麗傳說,還是戚繼光英勇抗倭的輝煌歷史,還有古港開辟的繁榮海上貿易鄧州的一切,都體現了這座千年古城的文化魅力。
蓬萊背山面海,獨特的地理環境使蓬萊旅游資源豐富。近年來,蓬萊區堅持“以文化興旅游、以旅游興文化”,用好改革“關鍵一招”,著力打造“仙境蓬萊”世界級濱海旅游目的地灣”,先后榮獲國家級全領域獎項。擁有旅游示范區等40多項榮譽,連續三年被評為山東省文化旅游十強縣之一。
夏天來了,熱門景點反復上熱搜,打卡視頻活躍在朋友圈……蓬萊灣為何如此受歡迎? 7月18日,煙臺改革·媒體巡禮活動“改革揚帆起航,萬億新征程”前往蓬萊區,探秘“蓬萊灣,神仙生活”的仙境奧秘。
整合文化旅游資源
彰顯“一灣一灣”新力量
發展旅游業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
回顧近兩年的旅游市場,蓬萊的成績單堪稱“火爆”:2023年接待游客1306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108億元,同比增長100%,分別為63.2%。今年1-6月,全區共接待游客610萬人次,綜合收入5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7%和9.2%。
優異成績的背后,是蓬萊區尋求理念突破和創新的決心。蓬萊聚焦灣區,對標法國戛納灣、尼斯灣等國際頂級旅游灣區。依托5公里海岸線,整合4.2平方公里濱海旅游帶上蓬萊閣、三仙山、八仙渡海等多個景區資源,蓬萊創新提出“蓬萊仙灣”概念打造蓬萊濱海大型旅游格局。
此外,蓬萊首次實行國有和民營企業聯合運營,將各類國有和民營景區整合規劃、開發、宣傳、營銷于一體,推出了“兩天一夜”和“三天兩夜”。針對夜游、文化創意等更多消費場景,游客除享受景區券外,還可享受休閑娛樂、特色餐飲等4大類18項增值產品。
在此基礎上,蓬萊區打造了多點支撐的高品質度假集群,實現了從“單靠產品”到“多方共同開發”的新突破,彰顯“一灣一灣”新力量。
強化引領作用
讓“老景區”煥發“新活力”
今年1月,蓬萊成為全市首個與新東方文旅在文化旅游領域合作的區市,在學習課程開發、建設產業園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延伸文化旅游鏈條。 《人間仙境》攜手“新東方”,兩大超級“IP”的熱度將進一步提升,更好助力蓬萊文旅突圍行業。
對外尋求合作,向內挖潛,讓“老景區”煥發出“新活力”。 “蓬萊館作為蓬萊市、煙臺市的龍頭旅游景區,持續從‘點、線、面’三個方面發力改革創新,補齊短板、強項、短板,進一步強化應對疫情的引領作用。針對潛力挖掘不足等問題,蓬萊閣景區管理服務中心黨委委員、運營部部長溫麗艷表示,在充分保護景區原有風貌的基礎上,與老北山公園一體化規劃建設,開辟蓬萊閣5.2公里旅游環線,開辟后海游、城墻游,改造升級后海棧道,實現各景區互聯互通、優勢互補。打造“上山、下海、登閣、入市”的大景區格局。
同時,充分挖掘景區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增加歷史深度感,提高景區旅游品質。建設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重點展示多元文明交流互鑒,充分發揮城市對外交往名片作用,進一步擴大蓬萊國際影響力。建設戚繼光紀念館,弘揚“戰神”文化,世代傳承愛國主義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蓬萊閣景區推出了城門開城儀式、戚家軍巡邏等小場景文化演出,打造了仙女服飾體驗館、城墻咖啡、跨境等二次消費業態。電商免稅中心吸引游客參觀體驗,實現蓬萊閣從“一小時游”到“一日游”的跨越。
2023年,蓬萊閣景區接待游客347萬人次,同比增長403%,較2019年增長65.2%,創歷史新高。
夜間旅游全程報道
開啟“超長待機”模式
夜幕降臨,蓬萊灣的燈光漸漸亮起,給古城披上了霓虹的外衣。
近年來,蓬萊探索夜間經濟“新玩法”。三仙山等重點景區延長營業時間,實現“夜游全覆蓋”。夜游產品的不斷推出,讓游客沉浸在仙境美景、煙火人間。每天吸引2萬人次欣賞灣區夜景,“童話生活蓬萊灣”成功打造第三批國家級夜間文化旅游消費集群。
在完善配套建設方面,更新了第一海水浴場基礎設施,第二海水浴場引進了體育休閑項目,整治了海水浴場周邊環境,修建了2.2公里的海濱棧道。建成,打造14萬平方米最美海濱花卉景觀,打造“有“品味”、“品位”的度假接待體系。
同時,蓬萊注重業態更新,利用戚繼光家鄉鼓樓街區打造“蓬萊仙境非遺工坊街”,首批11個非遺項目落戶。發布仙風、海韻等8大主題80個熱門打卡點,推出4條城市漫步打卡線路產品、12條“仙海”微度假線路產品,共舉辦六場“八仙穿越”海上旅游節”做到“每月都有活動,每個季節都有精彩”。
白天有玩的,晚上有看的。開啟“超長待機”模式的蓬萊,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游客在此過夜、游泳,讓“蓬萊灣兩天一夜神奇生活”不再只是一句旅游口號。
完善保障機制
為游客提供“零差評”體驗
走進蓬萊旅游大數據中心,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巨大的屏幕,實時顯示著各景區的游客流量、客源、消費等數據。
“文旅大數據平臺打通了景區、商家端、用戶端的大數據壁壘,為景區配備了智慧文旅‘新大腦’。通過數據的自動類比、整合、分析可以整合區域內的旅游客流、交通情況,氣象等情況實時呈現在大屏上,完全可以滿足整個景區的動態監控和智能調度。”蓬萊旅游度假區管委會主任王麗麗表示,通過這些數據,工作人員可以實時掌握旅游市場的動態。為游客提供更加精準的服務。在這里,數據不再是冰冷的數字,而是成為生動的旅行故事。
王麗麗介紹,針對行業日常監管存在漏洞、旅游旺季投訴量較高等問題,我們協調文旅、公安、當地鄉鎮街道等30多個部門和單位,節假日工作辦公室、大數據中心集中辦公,落實“15個城區“分鐘到達、2小時處理、24小時解決”機制,及時處理和解決游客投訴。今年五一假期期間,我們共收到旅游投訴26起,均得到及時處理,游客滿意率100%。
為進一步提升游客在蓬萊的體驗,蓬萊區還創新旅游投訴“先行賠償”,設立40萬元“旅游投訴沖突調解基金”,對小額旅游投訴實行“先行賠償”機制。賠償。今年“五一”期間,迅速成功解決旅游糾紛13起,賠償金額1.24萬元,優先保障游客權益。
在道路交通優化層面,蓬萊探索“單向管理”。根據游客出行特點和旅游旺季交通流量變化,今年“五一”期間,首次對仙境路等8條重點道路實行限流,實行單向管理。擁堵指數由去年同期峰值6.8下降至1.74,平均車速由7公里/小時提高至25公里/小時。同時,落實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內部停車場免費開放的政策。核心景區周邊設置停車場31個,停車位12000余個,安排11個免費接駁點和8輛班車。班車班次561班次,接送游客1.6萬人次,有序保障75萬輛自駕車來蓬里旅游。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