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10月30日消息,據報道,當地時間10月29日,歐盟委員會不顧中方反對,宣布結束“反補貼調查”,執意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為期五年的所謂“最終反補貼稅”。
歐盟委員會當天發布聲明指出,中國出口生產商將被征收以下反補貼稅:
比亞迪:17.0%;吉利:18.8%;上汽:35.3%; 其他合作公司將被征收20.7%的關稅;
在提出單獨審查請求后,美國車企特斯拉將被征收7.8%的最低稅率;其他所有不合作的公司將承擔35.3%的關稅。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額外關稅是在已實施的10%關稅基礎上加征的,這也就意味著,包括上汽在內的其它不合作公司,向歐洲出口電動車時,將被加征45.3%的最高關稅。
聲明稱,最終關稅將自當地時間31日生效之日起開始征收;而今年7月4日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的臨時關稅將不予征收。上述措施將在5年期限結束時到期,除非期間啟動有效期審查。
聲明同時說,歐盟和中國繼續努力尋找與世貿組織兼容的替代解決方案;此外,歐盟委員會還對與個別出口商就價格承諾進行單獨談判持開放態度。
對此,商務部與30日發布聲明指出,中方對裁決結果不認同、不接受,已就此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提出訴訟。中方將繼續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而歐盟內部也有國家對該關稅方案不認同,德國總理朔爾茨于本月中旬再次明確批評歐盟對華電動車加征關稅的政策,并稱,歐盟內部有17個國家不支持這項政策,與他交談過的所有汽車生產商主管也都反對這項政策。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