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電池是技術水平最低的手段;能耗水平是檢驗續航能力的唯一標準,特斯拉和小鵬汽車已率先站在整車能耗管理的珠穆朗瑪峰。
當你看到這兩句話,可能第一反應是“小鵬在吹牛吧”。其實不然,這么些年來行業內有過無數純電續航實測,或針對單一車型或多車型橫向對比,最終結果小鵬卻從未輸過,包括G9、G6、X9、MONAM03等車型,都一次次用事實證明了反向虛標確非虛假營銷。
在國內市場,行業公認的超低能耗和扎實續航之王,過去是特斯拉,現在是小鵬。
那么問題來了,同樣都是純電車,為什么小鵬的60度電池續航偏偏和友商100度電池一樣長?冬天電池性能衰減更嚴重的低溫環境下,小鵬的能耗和續航還會比大電池表現更好嗎?
面對所有人困惑許久的疑問,今天小鵬公布了它的三電“秘訣”。
四大絕招背后的技術領先
如何做到“純電能耗管理之王”?小鵬表示主要從四大方面著手,包括設計與制造、高效三電管理、X-HP3.0智能熱管理、以及精準駕駛控制。
設計與制造,通俗講無非就兩點,將車身盡可能做輕,將風阻盡可能最低。小鵬是國內最先打造一體式壓鑄車身的新能源車企,緊跟特斯拉,引領行業發展趨勢。
在最新的P7 當中,小鵬應用全球唯一16000噸超級壓鑄,打造了一體式后車身和前雙側塔頂,有效減重30kg,搭配整車20處空氣動力學優化和超低滾阻輪胎,幫助提升實際續航。
高效三電管理,是我認為小鵬立身“能耗之王”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當年G9上市初,小鵬便宣傳其首發國內首個精準場景化配電,這個技術即便放在現在依然很牛逼,少有友商可以做到,因為它要求整車具備極高集成度的中央電子電器架構和高效千兆以太網通信控制。
舉個例子,當用戶開啟露營模式后,小鵬G9可根據車輛狀態主動關閉底盤和駕駛相關的電子部件,只保留與露營有關的工作元器件通電,讓整車電量實現按需分配。
小鵬P7 將其升級為AI智能配電,低壓能耗減少17%,續航提升33.6km,搭配整車標配800V碳化硅超級電驅,電機損耗同樣減少17%,無論是行車還是待車狀態都能帶來最佳能效;
而另一個小鵬領先的核心技術點就是X-HP3.0智能熱管理。熱管理系統是每輛電車的“心臟”,它直接關乎整車安全性、性能釋放、以及乘坐舒適度,特斯拉之所以全球領先,創新的八通閥熱管理系統是整車最大功臣。
當然,國產車企這兩年的熱管理系統設計,也迅速追上了特斯拉。小鵬在國內最早采用類似特斯拉的熱管理系統,并經過三次迭代至今,支持智能AI控制、高速自然進風降溫、高溫智能補償、低溫主動循環保溫、空調AI節能模式等多項技術,綜合續航可節省約45km;
最后,小鵬還做到行業內首次把能耗管理覆蓋到人駕和智駕,通過高效動力標定和精準動能回收,實現精準駕駛控制,動能損耗降低20%。小鵬P7 首發全新AI鷹眼純視覺智駕,架構升級進化,總系統功耗領先行業15%。
總結,“電是一點一點摳出來”,小鵬通過自身技術創新和電氣化架構設計,不浪費任何一度電量,真正做的每一度電都精打細算,所以最終才能成就如此扎實的超低能耗和實際續航表現。
在和特斯拉Model3的對比中,小鵬P7 車身更長,整備質量更重,但是CLTC電耗卻僅有11.6kwh/100km,續航里程可達602km,即便保守估計,實際續航里程也能做到500km ,并且這還是60度電池包,表現更加優秀。
當然了,目前市面上也有些車企熱衷于走高性能路線,主打極致零百加速和持續加速能力。但這在小鵬看來,并不符合多數人的主流需求,只是少數人的發燒工具。
真正滿足家庭用戶的,一定是冷靜之后的舒適、大空間、低能耗、和長續航,既節省時間又節約金錢,省時省心省力,讓全家人出行都幸福。
大家覺得,目前行業中有比小鵬實際能耗表現更優秀的車企嗎?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