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山水真人秀《尋夢》展現了朔城區悠久歷史、豐厚文化的無限魅力;惠和公園汽摩運動賽道為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全國汽車短道拉力錦標賽吸引眾多游客;西山、南山百公里生態綠色走廊,為生態繁榮區發展奠定堅實基礎……今年以來,朔城區堅持把文化旅游產業培育成戰略支柱的發展思路產業,立足“幸福城市、最佳小區”的區位要求。圍繞打造“塞上綠洲,美麗朔州”的首要要求,長遠規劃,突出亮點,選優產品,做文章,全區旅游業快速健康發展。
朔城區位于山西、陜西、內蒙古三省交界處,周邊200公里經濟圈輻射20多個市、縣、區。依托這一區位優勢,朔城區統籌全區文化旅游資源,打造晉西北旅游集散中心。目前已形成“一品牌、一城、兩河、三線”旅游板塊。 “一個品牌”就是一個生態系統。 “一城”就是已初具規模的朔州古城。 “兩河”是惠河和七里河。 “三線”即紫荊山、紅桃山、老龍山三座山脈。紫荊山是以次原始森林為主的自然生態旅游線,由910種植物組成,植被總覆蓋率達95%。有白云寺、五指洞、地王廟等歷史文化遺產;紅桃山以其濕地而聞名。是以桑干河源頭和珍稀魚類為特色的水上休閑旅游線。這里有歷史名人尉遲恭、三王等歷史傳說,也有格鎮溝移民、馬邑古城等歷史遺跡。老龍山是耗資50萬畝打造的以萬畝人工林和人工水系為基礎的城郊生態休閑旅游線,擁有十二連城、穆桂英圈馬場等文化遺產地。
生態背景描繪出旅游產業的美好畫卷。今年,朔城區全力擦亮“生態體”綠色名片,依托綠水青山盤活旅游資源,重點推出投資2000萬元的北京電子城·星月港游樂園項目。投資2億元,建筑面積16000平方米。打造集水上娛樂、親水休閑、藝術表演于一體的多功能精品水上樂園;推進投資2.1億元、全長32公里的雁陽路長城旅游公路和投資5000萬元、全長26公里的黑駝山旅游公路建設。成立西山生態文化旅游服務中心,統籌管理西山50萬畝人工生態林、金沙植物園、惠河三大區域。同時,朔城區積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盤活鄉村旅游資源。沉海濕地風景區風景秀麗。東深溝村榮獲山西省首批100個3A級旅游示范村稱號。統籌打造口莊十二通,成立鄉村旅游合作社,帶動大連化、慶中、資莊發展。旅游線路上的重點村寨旅游知名度和美譽度大幅提升。
文化讓景點生機勃勃,讓城市充滿靈動與活力,增強文化與旅游的融合,讓城市名片更加美麗。今年,朔城區在金沙植物園創作了水基真人劇《尋夢》。演出真人劇30余部,收視人數12萬人次。受到各界人士和游客的好評。同時,努力鞏固和提升崇福寺4A級景區地位,推進崇福寺景區整治工作,建立崇福寺景區旅游服務中心,進一步完善旅游公廁,增加人員配備,為建設旅游集散中心奠定基礎。
旅游項目建設項目是旅游業的支撐和未來。隨著神頭美麗鄉村、城市綜合體北京電子城星月港游樂園等多個項目建設的推進,該地區旅游業的發展也蓬勃發展。 。 1-10月,全區共接待游客977.81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82.7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87%和20.45%。文化旅游產業邁出堅實步伐。 (文/丁海云攝)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