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糧于地
勘探攻堅勇奪先手權
2016年,平橋南區產能建設項目的啟動揭開了南川頁巖氣田產建的序幕。2019年底,為了重慶工區的高效勘探開發,進一步擴大企地合作共贏,脫胎于南川頁巖氣項目部的重慶頁巖氣有限公司成立,并開啟了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勝頁11-1HF井取心現場,重慶頁巖氣公司副總地質師谷紅陶正帶著剛剛畢業的新員工在觀察“新鮮出爐”的巖心。“通過巖心,我們可以落實局部構造,描述的越準確,建立的剖面就越詳實,后續勘探工作的精確度也越高。”谷紅陶打趣道,“都小心點兒啊,老貴了。”
在平橋南和東勝兩個千億方區塊的相繼取得突破,為公司發展奠定牢不可破的基礎之后,2023年,勝頁4HF井等14口井平均測試日產量達到10萬方以上,新增頁巖氣探明儲量579.16億方,面積64.79平方公里。至此,南川區塊平橋南、東勝、陽春溝三個區帶已探明和控制儲量3000億方,胸有成竹保障了南川頁巖氣田可持續穩產的資源基礎。

“好消息!真頁1井組測試穩定日產氣7.5-13.0萬方,坪頁1-2HF試采達到3萬方/天,盆外頁巖氣重大突破,可以實現商業開發了。”今年,道真地區和武隆地區約2500億方資源量被證實具備商業開發條件,成為公司發展的有利接續陣地。此外,去年陽2井率先實現中國南方深層煤層氣直井井型的商業突破。
“師傅,日產氣量達到5萬方啦。”“好,這有你們的功勞!”近日,勝頁11-1HF井創下南川區塊淺層頁巖氣的試氣新紀錄,為探明儲量提交奠定堅實基礎。
儲量豐,飯碗滿。儲量是產量的前提和基礎。重慶頁巖氣公司高質量勘探突出高品質規模增儲,播種下一塊豐實的莊稼地,藏糧于地。
藏糧于庫
開發奮進筑牢優勢權
公司緊盯全年生產總目標不放松,以老井穩產、措施井增產、新井上產為主攻方向,在精細管理上出“實招”。今年1-9月共實施措施851井次,其中老井實施措施822井次,累計增產8639萬方。
“這么多工藝,氣舉、泡排、單獨增壓、放噴、通球,該選哪種啊?”面對生產異常,技術員梅逸瀟急的直撓頭。這一幕被副班站長張龍富看在眼里,急忙提醒:“別慌,翻翻‘體檢報告’,措施流程都在里面。”今年,重慶頁巖氣有限公司對工區氣井進行全面“體檢”,通過油壓、套壓、氣量、液量等關鍵數據變化研判生產狀態,制定有針對性的措施實施序列及流程,擺脫了過去“這招不行換那招”的盲目施救,全面提高了氣井管理標準化程度。
針對工區泡排井藥劑用量“一刀切”問題,開出了“四象限調整圖版”的“治療方案”。即通過油套壓差和水氣比兩項參數來表征井筒內的氣液流態和氣液舉升所需能量,通過四象限分類,明確加藥量和藥劑濃度的適配性,最終達到“舉升能量低,井筒相態合理,加藥量最優”的三贏目標。同時,依托一體化自動加藥裝置實現無人值守。“今年來,咱們通過“一井一策、精準施策”手段,措施有效率達到了97%,老井綜合遞減率12.2%,全年綜合遞減率預計可控制在18%以內。”動態分析會上,研發人員匯報。
到2024年10月,已新投產31口井,新建產能4.77億方,產能符合率106%,實現產能和效益雙達標。
地里的“糧食”成熟了,重氣人把它高質效的開采出來,藏糧于庫,筑牢了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優勢權。
藏糧于技
科技創新緊握主動權
怎么去選擇一塊兒肥沃的土地,怎么去把地里莊稼高質效收獲,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重慶頁巖氣公司大力開展工程工藝試驗,以科技之手端穩能源飯碗。

“工區淺表地層巖溶發育,溶洞層級多,破碎帶厚,垮塌、漏失嚴重,造成了鉆井周期冗長,嚴重制約了提速提效的步伐。”工程技術室主任王國慶說,“今年,我們采用工程機跟管空氣鉆的方式,有效處理了這個難題”。工程機在6口井的成功應用,克服了淺表鉆井復雜難題,施工周期同比降低40%以上。同時,探索瘦身井型,陽頁6-1HF井較同平臺鄰井降本約100萬元,提速提效邁出了大步伐。
“陽頁70-3HF井試驗U型管工藝以來,日增氣達到2.8萬方,日產液量50方,實現了該井的連續穩定生產。”技術員楊勝洪匯報新工藝的推廣應用效果。今年,這樣的好消息頻傳:勝頁3HF井試驗電動潛油柱塞泵舉升工藝,日產氣量增長了4500方、坪地1-2HF試驗同心雙管排采工藝實現了顯著增產效果,依托高效排水采氣揭榜掛帥項目,工區采氣工藝得到長足進步。
今年9月,北斗智能防爆巡檢機器人在東勝脫水站成功試運行,有效地處理了有毒有害、高溫高壓等危險區域的巡檢難題,減輕員工勞動強度,提升巡檢作業的效率和精度,提高了本質安全水平。“巡檢機器人能夠定期巡檢站內11個生產場景中百余個點,我們再通過管理平臺實時獲取現場監測數據和機器人本體的狀態數據,及時做出措施,真是太方便了。”
另一方面,利用信息化對產業鏈進行全方位、全鏈條改造,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推廣應用數采一體化小屋、壓縮機遠程啟停技術儲備、無人機巡線等工藝流程的智能化升級,提高油氣生產系統靈活感知和高效組織運行能力,充分發揮信息化對安全生產的服務保障作用。
近年來,重慶頁巖氣公司堅持對科技的自主掌握,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重慶市“專精特新”企業、重慶市認定企業技術中心、中國地質學會“渝東南復雜構造區常壓頁巖氣勘探開發技術”創新基地及中國石化深地工程川渝天然氣基地等榮譽稱號。藏糧于技,重氣人把“第一生產力”牢牢緊握在自己手里。
藏糧于民
黨群協力強化組合“拳”
今年三月以來,重慶頁巖氣公司主動作為,經過充分市場調研,引入宏華油服及其自動化鉆機,并開展支部結對共建。支部派遣黨員到所在井場駐井,提供技術支持,幫助宏華油服更快適應工區工作。“要嚴格執行下套管作業規程,強化交叉作業管理,落實直接作業環節風險管控,確保完井作業期間安全生產。”工程技術室黨支部副書記甘新星在現場駐井時提醒道。
長期以來,公司以建設“服務型甲方”為目標,與承包商開展結對共建,技術攻關,與三家鉆井公司開展自動化鉆機試驗,取得了良好效果:Y65三口井平均鉆完井周期降低10.23%,其中陽頁65-3HF刷新3000m以上長水平段最快鉆井周期記錄。

截止9月,公司10個黨支部累計與主要承包商開展結對共建活動150余次,與有黨組織承包商黨建共建,將無黨組織承包商視同管理,構建“先鋒·融創”黨建品牌,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與此同時,公司聚焦我為群眾辦實事。今年4月,油氣田遴選一批旁站監督到生產一線,公司提前準備勞保服及執法儀等工作生活用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近兩年,公司黨委落實“子女入學”“親子夏令營”和“中考高考慰問”等40余項。注重群團作用發揮,組織開展“控遞減、保穩產、創效益”主題勞動競賽,開展五節六小勞動競賽項目41項,積極參加重慶市網上勞動和技能競賽,項目和個人獲獎20余次。
人是最活躍的生產要素。重慶頁巖氣公司堅持藏糧于民,為公司高質量發展奠定了最堅實的基礎。
山河為卷,大地為證。至今年9月底,頁巖氣累產突破80億方,為長江沿岸千家萬戶送去清潔能源。時值新中國成立75周年,重慶頁巖氣有限公司將繼續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創新發展、打造一流,加快實現公司高質量發展,為油氣田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貢獻力量,堅定不移地將能源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何能舉)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中宏網版權和免責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