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要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全黨必須求真務實抓落實、敢作善為抓落實,強調的是做事的專注、堅持和實效。基層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政策執行的“最后一公里”,是黨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基層工作做得好,黨的路線方針才能真正惠及人民群眾,社會才能和諧穩定。黨員干部應充分發揚釘釘子精神,走好基層之路。
深入群眾是踐行釘釘子精神的第一步。基層干部直接面對群眾,能夠直接了解民情,解決民生問題,對提升群眾的滿意度和信任度十分重要?;鶎痈刹恳洺O碌教镩g地頭,走進村社區,面對面與群眾交流,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和實際需求。通過參與群眾的日常生活,參與農村的農事活動,在社區活動中與居民互動,增進對群眾的了解,在實踐中發現政策落實的盲點和問題。一項針對全國1000個村莊的調研顯示,近60%的基層干部通過親身參與,發現并解決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供給等方面的問題,這正是深入群眾實踐帶來的實際效果。黨員干部在工作中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不畏困難,不懼挑戰,就像釘子一樣,一點一滴地推進,直到目標達成。
創新治理是踐行釘釘子精神的第二步。在信息化時代,基層干部要善于利用科技手段創新治理方式。無論是借助移動互聯網平臺,建立線上服務平臺,讓群眾在家就能反映問題,獲取服務;還是隨著信息化的普及,建立的智慧政務系統,這些都是針對群眾需求創新的治理方式。通過這些數字化改革,運用大數據分析,更準確地識別和預測社區需求,提前做好決策,群眾的訴求能更快得到響應,治理效率顯著提升。黨員干部要以釘釘子精神從日常工作中去不斷找問題、找短板,只有對問題了解得足夠深入、透徹,才能沉浸式體驗,才去獲得創新的靈感。
提升能力是踐行釘釘子精神的第三步。為民服務和提升工作能力是相互促進的過程?;鶎痈刹恳冀K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改進服務方式,提升服務質量。在一次次的工作實踐中去提升工作能力,在群眾走訪中,學會如何更有效地傾聽群眾的聲音,理解他們的需求;學會如何運用政策解決實際問題,解讀和宣傳國家的政策,幫助群眾享受優惠政策福利,提升了我們的政策運用能力;在基層實踐鍛煉中增強干部的群眾觀念,提升服務群眾的能力,使黨員干部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得到鍛煉和成長。基層干部要始終以群眾的反饋為改進工作的依據,確保服務始終貼近民心,這種精神不僅僅是對工作態度的刻畫,更是對工作能力的提升,它強調的是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以實際行動推動政策落地,服務群眾。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