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河南林州紅旗渠游覽。新華社
人們參觀甘肅省迭部縣臘子口戰役紀念館。新華社
紅色秀《延安·延安》的演出豐富了延安紅色旅游產業。明亮的圖片
【文化創意視角】
隨著7月1日、暑假臨近,各地正迎來一波紅色旅游熱潮。不少旅行社、教育機構都推出了紅色旅游線路。人們帶著家人、朋友來到革命圣地,瞻仰紅色遺跡,聆聽革命聲音。故事是緬懷革命前輩的一次心靈洗禮。
如今,紅色旅游正成為越來越多游客的出行選擇;與此同時,各地紅色旅游也面臨文化內涵探索不夠、形式單一枯燥、精品意識淡薄等問題。如何講好紅色故事、提升文化內涵、創新發展形式、促進業態融合,成為推動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一、講好紅色故事,讓紅色文化深入人心。
近日,江西贛州、貴州遵義、陜西延安三市文化旅游部門共同簽署《文化旅游合作框架協議》,有效整合三地長征文化旅游資源,共同推出優質以長征文化為主題的旅游線路,融合了長征的重要內容。節點按照時間維度串聯起來,讓廣大群眾在休閑度假、游學旅行中近距離體驗紅色文化,進一步傳承和弘揚長征精神,打造全球知名的紅色文化盛會。紅色文化旅游品牌。
贛州、遵義、延安都是著名的革命老區,到處都有革命前輩紅軍長征時的奮斗痕跡。在井岡山,革命先烈英勇戰斗,英勇戰斗,留下了一系列令人回味的英雄故事;長征途中,紅軍戰士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克服一切艱難險阻,完成了舉世矚目的功績;延安、寶塔山、楊家嶺、王家坪、南泥灣,記錄了中國共產黨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成長的壯麗詩篇……在全國各地,戰火紛飛的革命歲月留下了一批批珍貴的紅色文物,為今天的紅色旅游發展奠定了基礎。為后人回顧黨的光輝歷史和光輝歲月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紅色革命歷史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寶庫增添了重要元素。專家指出,發展紅色旅游的關鍵是深入挖掘紅色精神財富,思考如何在旅游中向群眾傳遞革命歷史、革命傳統、革命精神,更好地傳承革命文化。
發展紅色旅游,要注重講好紅色故事,在細微細節中引發情感共鳴,在游客心中留下深刻印記。在江西瑞金花屋村,十七位花家人參加了紅軍,留下了“十七棵松”的感人故事;井岡山上,一塊“雷石”見證了一支人民軍隊鐵的紀律的誕生。許多著名的紅色文物都有廣為流傳的紅色故事,甚至成為紅色經典。
目前,一些紅色景區存在開發不當、未能把握文化精髓、與其他景區同質化等問題。一些地方的紅色旅游也存在史實不嚴、商業氛圍過于濃厚等問題。紅色元素逐漸褪去,美食、購物、娛樂設施成為“游客焦點”。
“紅色旅游作為以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為目的的旅游產品,要圍繞紅色主題,營造氛圍,深化體驗,邊旅游邊教育。不能讓‘工業化’、‘市場化’弱化文化。”隨意的主題和公益性使其背離了發展紅色旅游的‘初衷’?!北本┑诙鈬Z大學旅游研究所原所長王興斌指出,要準確解讀紅色文化,尊重歷史事實,吃透紅色文化內涵;同時,還要加強對紅色文化的研究,重視紅色旅游的內容生產環節,加大紅色旅游文化產品的開發力度,讓紅色旅游真正成為推動紅色旅游的文化工程。民族精神。
2、創新表現形式,打造體驗式紅色旅游
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全息技術的應用將視頻、圖像和靜態展品或場景連接起來,生動地呈現出逼真的主題景觀——270度環繞的紗幕呈現了紅軍爬雪時惡劣的自然環境- 崇山峻嶺和穿越草原; “窯洞”展品還原了毛主席生活和工作過的窯洞,通過電子透明玻璃幕介紹了毛主席在延安的重要歷史時刻。
驢媽媽旅游網發布的《2018中國紅色旅游報告》顯示,國內紅色旅游游客平均年齡為33歲,紅色旅游游客越來越年輕化。更多80后、90后、00后游客加入了紅色旅游隊伍。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到紅色景區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教育機構為青少年組織紅色游學活動。
面向年輕消費者,紅色旅游產品需要注重增強現場體驗和時代感,激發年輕游客的興趣,用他們喜歡聽的語言講述革命故事,讓他們真正了解一段紅色時期歷史。
但目前,一些紅色旅游景點仍存在單一、乏味的問題。業態僅停留在紅樓觀光、導游講解層面,已不能滿足當下旅游消費者的需求。
如何讓紅色旅游既有意義又有趣?許多地區正在探索創新發展新路徑。
“互聯網 旅游”的興起,給紅色景區旅游產業帶來了新思路。各地博物館、紀念館開始注重引入互聯網、VR、全息投影等新技術。在技??術的幫助下,歷史事件和事件可以更加直觀、生動地呈現。這一幕讓紅色歷史“活了起來”。參觀者可以通過沉浸式的體驗獲得內心的震撼,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
各地紅色旅游線路增添“時尚”元素,智能導游、互動微游、趣味問答等新形式吸引年輕人積極探索紅色文化歷史。在上海,紅色旅游線路融合了“密室逃脫”、黨史問答、城市定向等形式,多方面呈現上海的紅色基因。井岡山開展紅色發展活動。游客住的是土房,吃的是紅米飯,喝的是南瓜湯。紅色教育、拓展訓練、旅游休閑融為一體;湖南創建全國首個紅色情境體驗式培訓基地平江石牛寨紅色發展學院;山東省全國首個紅色體育基地揭牌。現場演出《井岡山》、《延安保衛戰》、《韶山日出》、《紅色動畫》、《雷鋒的故事》、《西柏坡》、《紅軍長征的故事》,舞臺播放《延安幼兒園》等都很受歡迎。深受游客歡迎。
“將VR、AR等現代技術融入紅色故事的講解中,讓游客親身體驗革命先烈的艱辛和勇敢,讓紅色歷史成為‘可以穿越的歷史’、‘可以看透的故事’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游管理學院院長李新建認為,要用當代的方法,創新性地解讀紅色歷史、表達紅色精神、傳播紅色文化,讓民族記憶轉化為紅色情感。”普通人的精神必須傳達,烈士的崇高精神必須傳達。融入老百姓的生活,才能讓普通游客真正融入紅色經典,打造現代紅色旅游。
三、推動業態融合,樹立紅色旅游全球化發展理念
江西省崇義縣上堡鄉是南昌起義朱德、陳毅同志領導的保存部隊進行“上堡整編訓練”的舊址,被譽為“軍旗永不倒的地方”。近年來,該縣整合資金700萬元以上,對“尚保整頓”革命舊址進行修繕,將其打造成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和紅色旅游景區。同時,全力推動旅游扶貧開發,引導當地群眾特別是貧困戶從事紅色景點講解、土特產品銷售,幫助周邊貧困戶增收脫貧。的貧困。
全國許多革命老區都致力于發揮自身優勢,開發紅色旅游資源,助力脫貧攻堅。四川省蒼溪縣走上了紅色旅游扶貧之路。陜西省延川縣農村空蕩蕩的窯洞“生”出了致富之財。河南新縣依托紅色旅游脫貧……不少紅色景區都在積極探索、大膽嘗試。 “紅色”扶貧新路。
在全球旅游發展的趨勢下,紅色旅游也開始從“觀光”旅游向“體驗”旅游轉變。許多紅色旅游景區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獨特的地域文化。紅色旅游、生態旅游、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成為各地探索實踐的重要思路。
同時,一些地區的紅色景點具有較強的相關性。連接這些紅色景點的紅色主題路線,可以為游客呈現更加完整、全面的紅色歷史。通過延伸紅色旅游IP價值鏈,打造紅色旅游精品。 ,可以讓游客的紅色之旅更加難忘。
“紅色旅游可以與自然景觀、歷史景觀、人文景觀緊密結合,兼顧政治和市場特征,避免庸俗化?!蹦祥_大學旅游與服務學院教授石培華認為,推動區域合作、融合發展,形成主題鮮明、內涵豐富的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可以更好地釋放紅色旅游的教育功能和教育效果,全面提升紅色旅游的教育功能和教育效果。增強紅色旅游的影響力和震撼力。
海南探索的紅色旅游“四色”融合發展模式,帶動“紅、綠、藍、古”四色紅色旅游融合發展,實現紅色文化、綠色生態、碧水藍天的融合。藍天、名勝古跡等人文景觀和自然資源。高度融合,在此基礎上推動紅色旅游與文化、農業、教育、醫療、體育等融合發展,開發康養度假、游學游等特色紅色旅游衍生產品,發展文化旅游。以及圍繞紅色旅游的創意產品。
紅色旅游對于幫助老區脫貧致富、深化產業鏈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河北石家莊以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為主線,精心培育“紅色西柏坡、多彩石家莊”城市旅游品牌,堅持“七彩一抹紅”,實現脫貧攻堅旅游富民。湖南韶山以鄉村田園風情為生態基礎,以韶山紅色文化為核心特色,帶動貧困鄉鎮經濟發展,打造集紅色文化體驗、愛國主義教育、藝術農業創作、民俗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旅游,和田園休閑度假。小鎮。
專家指出,要樹立紅色旅游全面發展觀,推進紅色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針對原有“景點旅游”帶來的諸多問題和相對薄弱的環節,我們以全域旅游“教育公共服務”,從過去的粗放式發展模式升級為規范化、規范化,讓游客和居民共享并提高綜合效益。在景區旅游模式向全域開發模式轉型中,通過打造“紅色記憶”景觀帶,實現景區內外一體化,讓游客在旅游時體驗紅色旅游文化氛圍。進入旅游區,從而增強紅色旅游力量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鏈接:各地紅色旅游亮點】
上海:深挖紅色旅游資源
上海于2019年1月9日發布地方標準《紅色旅游基地服務質量要求》,并于5月1日正式實施。上海要求各紅色旅游基地立足上海紅色資源特點,突出歷史發展上海紅色的脈絡和地位,并有明確的定位;聚焦上海紅色文化,結合自身定位制定發展規劃;結合時代發展,圍繞重大形勢任務,組織開展各類主題活動,舉辦紀念活動和專題展覽。挖掘文物史料的思想內涵和當代價值,不斷推出相關研究成果;圍繞基地主題,設計游學游、親子游等特色旅游線路,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四川:推出紅色旅游九大行動
今年,四川推出九大紅色旅游行動,力爭2019年四川省紅色旅游接待人數突破1.2億人次,紅色旅游總收入突破610億元;推動紅色景區創建A級旅游景區,創建文化旅游特色小鎮和省級旅游產業園區。四川省2019年紅色旅游重點工作“九大行動”包括打造精品紅色旅游行動、提升紅色旅游教育功能行動、推動紅色旅游融合發展行動、探索紅色文化內涵、紅色旅游扶貧富民行動、紅色旅游推廣行動。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行動、促進紅色旅游營銷和市場開拓行動、創新保護紅色旅游資源行動、培養紅色旅游人才行動。
山東:推進“紅色 旅游 學習”融合
山東各地正在積極推進“紅色 旅游 學習”融合發展,進一步豐富紅色旅游發展模式。淄博市博山區重點打造以焦裕祿紀念館為代表的獨具淄博特色的“拼搏”學習研究紅色基地。在發展特色農業的基礎上,紅色旅游將與游學旅游、文化旅游、生態旅游等多種旅游形式相結合。依托焦裕祿紅色文化資源,推進焦裕祿周邊5平方公里紅色文化特色小鎮建設,積極打造焦裕祿紅色文化學習旅游品牌。濟寧鄒城市依托紅色資源,建立了鄒東革命歷史紀念館,陳列著抗戰時期的各種武器和剩余彈藥。定期的紅色考察團吸引了眾多游客。通過游學活動,打造紅色旅游基地,開發紅色旅游產品和線路,進一步豐富旅游產業。
(李輝編譯)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