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的社會治理體系中,基層干部作為連接政府與民眾的橋梁,承擔著推動政策落實、服務群眾的重要職責。然而,在實際工作中,基層干部往往面臨著權責不清、任務繁重等問題,導致基層人員難以有效履行職責,甚至影響到工作積極性和效率。因此,明確權責、減輕基層干部的“擔子”,讓他們能夠輕裝上陣,是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今年以來,中央層面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專項工作機制辦公室已經通報了4批12起典型問題,其中不乏考核任務過多過重、層層攤派任務指標、開會多陪會多等基層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比如山東省臨沂市費縣實行“千分制”甚至“雙千分制”“三千分制”考核體系。這類考核雖然有區分優劣、激勵擔當、促進發展的作用,但指標設置客觀上存在過多過細、不夠科學精準、脫離實際等傾向,還有的考核頻率過高,實行月度排名、季度通報,不利于干部樹立長遠政績觀,加重了基層負擔。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這是首次以黨內法規形式制定出臺為基層減負的制度規范。從切實精簡文件、嚴格精簡會議、統籌規范督查檢查考核、規范借調干部、規范政務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管理、規范明晰基層權責、規范創建示范和達標活動等方面作出具體規定。同時,“規定”對當前存在的形式主義老問題新情況,也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實招硬招。總之,明“權責”減“擔子”是讓基層干部輕裝上陣的重要途徑。通過明確權責、減輕負擔、加強培訓和激勵關懷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基層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和效率,推動社會治理體系的不斷完善和發展。
(內蒙古烏拉特后旗應急管理局 劉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