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接做到“家門口” 服務送到“心坎上”
江蘇無錫“一站式”質量技術公共服務平臺向基層延伸更好滿足企業需求
□ 周 洲 本報記者 蔡美萍
“對于企業而言,質量是件大事。但到哪里能找到合適的質檢機構,檢測中發現問題又該如何解決,曾一度讓我們感到困惑。”作為一家專注于分布式光纖傳感設備研發與生產的科技型企業,江蘇無錫布里淵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布里淵電子”)經常需要將產品送到上海、浙江檢測,一來一回要花費不少時間,該公司總經理韋波覺得對產品細節改進和質量提升很不方便。
得知消息后,國家物聯網感知裝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技術人員帶著定制化的檢測方案主動上門,問題迎刃而解。為了讓更多企業在“家門口”就完成以往要跨市甚至跨省才能完成的檢測,當地“國字號”質量技術公共服務平臺不斷拓寬創新服務之路。
布里淵電子面臨的問題并非個案,企業找不到合適的機構送檢,檢測機構對接不上用戶需求,一度是檢驗檢測行業的痛點。對企業而言為何適配的檢驗機構難尋?“因為產品用戶有不同的定制化需求,生產企業對非標準化檢測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元,單一檢驗檢測機構很難全部解決?!睙o錫市檢研院相關負責人解釋道,比如傳感器產品具有高度定制化特征,不同行業、不同用途的客戶對材料、工藝等要求差異較大,單個機構檢測能力難以全面覆蓋,企業需要對接多家檢測機構才能解決檢測需求,過程費時費力。
也正是為了解決這個痛點,無錫近年來布局建設國家級、省級質量技術公共服務平臺,國家物聯網感知裝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國家物聯網產品及應用系統質檢中心、國家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等多個“國字號”平臺先后落地,為有需求的企業實現對接。大幅降低企業產品研發和檢驗檢測成本,是企業對于“一站式”服務最直接的獲得感。一些受益的企業坦言,作為民營企業,很難花幾百萬、幾千萬元去采購這么高端的設備,目前企業研發成本實實在在降低了。
但是,產業在變、企業需求在變,“國字號”平臺也面臨挑戰——先進設備和技術是強項,但做檢測還要懂企業需求、懂市場,這是短板。為升級質量技術支撐能力,國家物聯網感知裝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近期率先引入了國內民用計量領域的第一臺套磁羅盤校準裝置,可用于航海、石油鉆井、飛機姿態測量、機器人控制等國家戰略性建設項目?!坝行┢髽I實地看了感嘆地說,原來設備已經這么高端了!”物聯網感知裝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部長方瑜透露,在近幾年的世界認可日、世界計量日、物聯網展會等重要節點和場合,該中心舉辦了多場檢企面對面交流和實驗室開放活動,用最直接的方式了解企業需要什么。“溝通多了,平臺就能將檢測的思維和技術一同融入產品從研發到面市的全過程,幫助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p>
為了讓更多的企業擁有好的體驗感,“一站式”質量技術公共服務平臺正積極地向基層延伸。靈山灣生態城集聚了以費森尤斯卡比華瑞、輝瑞等為代表的220余家生命健康行業企業,生物醫藥上市企業市值超過4000億元。隨著健適醫療、華瑞特醫食品等項目的啟動運行,企業對設備的計量檢測需求越來越多、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進一步方便企業,江蘇省生物醫藥設備計量中心馬山服務站已正式建成投入運行,為企業提供生物安全柜、潔凈廠房、環境試驗設備等130余項的檢定、校準業務,基本覆蓋了生物醫藥領域需要的絕大部分檢測能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