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指出,“衡量干部業績好不好,關鍵要看老百姓口碑好不好。”群眾口碑是衡量基層干部為民實干擔當的標尺,是實實在在聽得見的評價反饋。群眾眼睛是雪亮的,群眾的感受是純粹的,只有腳下沾滿“泥土味”,能說“鄉土話”,肯干“踏實事”的“泥土式干部”才能得到群眾的認可,贏得群眾的“好口碑”。
當自來熟式“泥土干部”,勤跑田間地坎拉家常、聽民情,放下架子深入一線,贏得群眾“聲聲認同”。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是強黨興國的根本所在。廣大人民群眾中蘊藏著無盡的智慧和力量,是黨員干部決策的重要參考。基層干部要當群眾嘴里“熟得很”的人,多走出辦公室,深入到群眾中找到工作的方向目標和經驗方法。勤跑腿來到鄉村、田野,遇到群眾鄉親就主動“打招呼、靠近乎兒”,把自己擺在“鄉里鄉親”的位置上,拉近與群眾的距離,自然而然地成為群眾的“老熟人”,在一次次的問候、閑聊中了解群眾的問題與訴求,將群眾的冷暖記在本上,放在心間。
當碎碎念式“泥土干部”,善用鄉土話講政策、攏民心,言語之間平實易懂,贏得群眾“聲聲稱贊”。基層工作者應厚植“人民至上”的崇高理念,一切從群眾出發,一切為了群眾。基層干部要當群眾嘴里那個“熱心腸”的人,走基層遇到群眾不要緘口不言,而應變成“話癆兒”般與群眾互動交流,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地收集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在與群眾交談時,要講群眾聽得懂的“土話”,用樸實的語言,講政策、答疑問,說真話、講實話,不說空話、套話,積極為群眾排憂解難,做到民呼必應、民提必辦。
當靠得住式“泥土干部”,踐行實干擔當辦實事、解難題,擼起袖子踏實干事,贏得群眾“聲聲好評”。群眾的期待是否被看見,群眾的問題是否得到解決,關鍵一環是落實。基層干部要當群眾嘴里那個“靠譜兒”的人,不僅說得好,還要干得好。基層干部要拿出實干精神,把心中的信念化為堅定的守護,把無私的情懷化為篤行的腳步,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把群眾的“問題清單”轉化為工作的“計劃清單”,不斷開創為民服務的新局面,用實際行動,讓群眾看到政府為民服務的決心和成效,感受到政府為民辦實事的力度和溫度。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