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月異的數字技術為金融交易帶來便利,但同時也讓不法分子有機可乘。近年來,不法貸款中介常常通過假冒銀行名義,打著正規機構、無抵押、無擔保、低息免費、洗白征信等虛假宣傳的旗號,變相誘導消費者辦理貸款,或開展套路貸、提供名不副實的中介服務等,最終騙取高額收費,或以其他方式從中謀取不正當利益。近日,有不少消費者反映其頻繁收到自稱銀行工作人員的營銷電話騷擾,類似事件不僅嚴重損害了消費者合法權益,也極大影響了銀行業的形象及聲譽。
近日,微眾銀行發布嚴正聲明,提醒客戶其只通過官方電話和企業微信方式聯系客戶,請廣大用戶切勿輕信自稱銀行工作人員的來電,謹防不法分子冒用該行名義實施詐騙。微眾銀行以實際行動向不法貸款中介“亮劍”,嚴肅表明了將持續嚴厲打擊不法貸款中介的堅定決心。
作為我國首家數字銀行,微眾銀行長期深入對不法貸款中介展開治理,通過參與聯防聯治、強化金融宣教、提升防范技術等方式,以“組合拳”向不法分子重拳出擊,切實強化消費者風險防范意識,堅決捍衛消費者合法權益。
參與聯防聯治,“重拳”揮向不法貸款中介,共建健康可持續的金融市場
在當前國家高度重視金融穩定和消費者權益保護的背景下,強力打擊不法貸款中介已經成為各方共識,警、銀、監管聯動聯防聯治,方能更好地震懾和懲治不法貸款中介違法違規亂象。
微眾銀行積極與全國各地的公安機關、市場監督管理局等執法機構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主動向各地執法機構提交了冒用微眾銀行名義進行違法營銷的各類線索,部分地區的執法機關已經成功對部分涉案人員依法進行了處置。
后續,微眾銀行將加大與各地執法機構合作,加大對冒用微眾銀行非法營銷的打擊力度,堅定不移地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同時也歡迎社會各界積極舉報冒用微眾銀行進行非法營銷的線索,舉報線索一經查實,微眾銀行將對這些違法行為從嚴從重處理。
豐富宣傳方式,線上多渠道金融宣教提升消費者風險防范意識
在提升消費者金融風險識別和自我保護意識上,微眾銀行充分發揮數字銀行的線上渠道優勢,將晦澀難懂的金融知識,結合真實受害案例,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廣泛傳遞給更多消費者。
自2023年開始,微眾銀行企業金融共策劃了7支揭秘不法貸款中介騙局的創意短片,在其自媒體渠道及監管、媒體官方渠道累計獲得超665萬的播放量,提升消費者防范意識。此外,針對其企業流動資金貸款產品微業貸,微眾銀行提煉出微業貸“無人工干預、無額外費用、無線下網點”的“三無一認準”訣竅,強化消費者記憶,增強其風險防范意識,更好地遠離不法分子設下的貸款陷阱。
同時,微眾銀行在滿足“全覆蓋式”教育的基礎上,以“形式創新、觸達精準、教育有效”為導向,自2024年2月開啟消保直播,截至目前,微眾銀行已累計開展消保直播逾140場,累計觀看人次超過300萬。
提升技術手段,筑牢金融消費者權益防護屏障
強化消費者金融教育的同時,提升技術手段更是治理不法貸款中介多管齊下的一劑良方,有助于金融機構強化風險識別能力,遏制不法貸款中介的囂張氣焰。從技術角度出發,微眾銀行堅持以數字科技提升防范能力,積極運用大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算法等手段提升風險識別和處理效率,筑牢安全防護屏障,更好地保護消費者金融合法權益。
接下來,微眾銀行將加強與相關方的聯防聯治,聯合更多部門合力打擊此類行為,保護消費者權益,同時亦將更多數字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金融產品及服務中去,強化風險識別及防護能力,擦亮普惠為民的底色,為維護健康可持續的金融秩序貢獻力量。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