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記者 魏俊怡 濟南報道
《詩經》中曾寫道:“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禮贊好人的傳統美德,知恩圖報、結草銜環、報本反始等故事數不勝數。
就在前不久,“謝謝你!身邊好人”濟南市公民道德建設先進典型故事分享會(第二場)在千佛山公園共享綠地舉行。人們為“身邊好人”代表佩戴綬帶、獻上掌聲,表達敬意與感謝。
從一場儀式、一次表彰,演變為一種態度、一種風尚,禮贊好人成為濟南的重要代名詞。不禁要問,我們為什么如此重視禮贊好人?為何要對好人們“木桃報瓊瑤”?

一
好人的精神力量既寬厚又博大。可親可敬、可感可學的好人,既給人們以心靈的溫暖與安撫,又激發人們前進的動力與勇氣,點燃更多人心中的火炬。在“謝謝你!身邊好人”故事分享會這樣的活動中,傳遞的正是傳承優秀美德、弘揚時代正氣的鮮明導向。
毛主席說過,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一時興起、舉手之勞的好事,可能很多人都樂意去做,但一直堅持下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
比如,來自長清區大峰山林場的護林員張傳林,子承父業,20年如一日一個人堅守山頂。來自歷城區全福街道的居民劉德英,不辭辛苦照顧殘疾大伯哥30余年。濟南市明天兒童康復中心主任劉梅,25年來幫助3000多名孤獨癥兒童融入社會生活。
好人之所以擔得起“好”字,在于其起心動念時升騰起的善念。這種積極的力量足以喚起人們心中對陌生人間守望相助、風雨同舟的渴望,給予社會與大眾力量、溫暖與希望。
比如,五年前,學生石亞瑄因為一場突來的疾病導致左眼失明,右眼視力僅為0.01。在康復過程中,她自學了盲文,并積極參與志愿服務,為全國范圍內的視障者提供免費盲文打印服務,“命運打擊了她,她卻一轉身開始幫助別人,成為了一束光。”
有人說,好人難做。有此感慨的原因之一是,盡管人們依然有赤子之心,依然有干云義氣,然而有些時候,種種現實顧慮牽絆住了他們仗義而行的腳步。因此,那些人性向善的本能瞬間讓我們格外感動,那一刻,沒有多余思考,沒有趨利避害的權衡,只有毫不猶豫、奮不顧身。
比如,生于1944年的馬樹奇,在散步途中,發現不遠處溫室大棚種植區燃起熊熊大火,他不顧生命危險,義無反顧地手持鐵锨去救火,自己卻因吸入大量有毒有害氣體和體力透支不幸犧牲。

“身邊好人”馬樹奇
二
一個好人,帶動一群人;一群好人,溫暖一座城。如今,“濟南人好”的從眾效應不斷放大,構筑“好人之城”的精神底色。
根據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月,濟南有超過150萬名注冊志愿者、1萬余支的志愿服務團隊,他們累計開展了活動5000余項,年均累計服務1000萬個小時,在文明城市、應急救援、文化文藝、智慧助老等各個領域作出了很大貢獻。除了“泉城義工”品牌,濟南還創新打造“一城大愛暖泉城”等文明實踐品牌,開展“孝老愛親”“關愛退役軍人”“志愿獻血”等活動。
拿商河縣開展的文明單位包管區活動來說,今年以來,54家文明單位與包管區結對共建,開展傳統文化教育、健康義診、技術助農、法律咨詢等活動100余場。
禮贊好人,彰顯著一座城市對精神文明的重視程度,表現一座城市對尋常百姓的關注、對愛心的呵護。
近年來,濟南相繼開展了“濟南市公民道德建設先進典型故事分享會”等各種禮贊、慰問活動,向“活雷鋒”頒發榮譽證書、為他們披上紅綬帶,在頗具儀式感的活動中,讓這些平日里默默無聞的“大多數”,也能成為聚光燈下受人贊美的主角。
此外,通過推出一系列禮贊身邊好人的主題活動,如節日慰問、困難幫扶、健康體檢、公益觀影、參觀座談等,真正做到讓“德者有得,好人好報”。禮贊是多方面的,正是在感謝、幫助、支持、鼓勵的澆灌下,奉獻、互助、友愛之樹才會越發茁壯。

三
全社會的關注和支持,是好人好事蔚然成風、“最美人物”不斷涌現的強大支撐。當“讓好人有好報”成為城市的一種風尚,那么做好事便不再困難,也不再令人猶豫。
就在前不久,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舉行的“中國好人”特別節目,講述了12個平凡但感人的故事,“濟南超人”許亮位列其中,來自濟南的“身邊好人”在全國舞臺上講出了自己的故事。
在濟南這座城,像馬樹奇、許亮、張傳林這樣的平凡好人有很多,鄰里之間守望相助,下班路上伸出援手,危急關頭挺身而出……久而久之,形成了“濟南人好”的口碑和效應,這是濟南精神文明建設的豐碩成果,也是深化城市精細管理的生動縮影。
讓“好人有好報”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上。如今,越來越多城市有了這份共識。比如,有些城市持續健全對好人的激勵回饋機制;為志愿者提供更細致、更直接的服務保障等。以上都是值得我們借鑒與探索的一些做法。
禮贊好人不應該是一陣風,而是一件細水長流、潤物無聲的事。崇尚好人才能產生好人,爭做好人才能好人輩出。未來,我們仍期盼看到更多好人的故事,看到德之美、德之貴從未遠離,看到向上向善的力量如同一束束“微光”匯成火炬,點亮千家萬戶。
(圖片來源:王平、文明濟南、視覺中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