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天津訊(記者萬曉東)消費者購買的農資是期貨,且買賣協議內容未經消費者同意便強制簽訂。近日,天津市靜海區消費者協會經過多次溝通調解與警示勸喻,成功調解了一起農村消費者集體維權事件。
10月中旬,靜海區消協接到來自全國不同地區的消費者投訴稱,在位于靜海區大邱莊鎮的一家鋼鐵貿易公司購買搭設大棚用鋼管,商家要求先交納50%的總貨款作為定金,再出示擬定好的《工業商品買賣協議》,告知消費者購買的為期貨鋼管,發貨時間短則半年長則一年。發現情況不對的消費者紛紛要求退款,但商家均以定金為由不予退款。消費者投訴至靜海區消協。
接到投訴后,靜海區消協指導消費者通過“全國消協智慧315平臺”上傳相關證據材料。經過閱讀證據材料,消協工作人員初步斷定情況屬實,被訴方的經營行為涉嫌侵害眾多不特定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另外,消協工作人員發現《工業商品買賣協議》中消費者的簽字竟是商家機打,協議內容沒有經過消費者同意便強制簽訂。
根據調查情況,靜海區消協快速開展調解工作,根據證據材料,指出被訴方不規范訂立合同的行為,涉嫌違反《民法典》《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等規定,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等多項權利,所簽訂的協議為無效協議。同時,勸誡其及時停止侵害、糾正經營行為、退還定金,切實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經多次溝通調解與警示勸喻,最終,消費者定金全部退還。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