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負著院領導的信任與醫者救死扶傷的信念,我于2024年8月來到重慶市石柱縣黃水鎮衛生院支醫。”淄博市中醫醫院(淄博市骨科醫院)脊柱外科副主任醫師羅漢民語氣堅定。
回望兩個多月的支醫經歷,羅漢民表示,能夠成為一支“淄博力量”援渝支醫,是他的驕傲,這次經歷也成為他從醫生涯中一次彌足珍貴的歷練。

黃水鎮是遠近馳名的避暑勝地,每年夏天會有20余萬旅游大軍入駐,最多時可達30余萬人。“潮汐式”客流特色,決定了一年一度的“潮汐式”醫療保障特色戰役的產生。
“我來黃水鎮衛生院兩個多月以來,已完成各類手術218臺,門診接診2677人次。今后的工作中,我將繼續不辱使命,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羅漢民說道。
8月7日下午,經過13個小時的長途跋涉,羅漢民抵達了黃水鎮衛生院。來不及休息,他稍事安頓便馬不停蹄地趕到科里查房,并討論第二天的手術病例。
8月14日上午,由羅漢民主刀成功完成了黃水鎮衛生院第一例股骨頭置換術。來自重慶渝北區82歲的李女士,與家人來到石柱縣黃水鎮避暑期間,不慎摔倒傷致左側髖關節,當即疼痛難忍,活動受限,被緊急送至黃水鎮衛生院就診。
羅漢民接診后,經查體后初步診斷為股骨頸骨折,X線片顯示左側股骨頸骨折。患者離重慶市里約300公里,路途較遠,擔心在回重慶的路上出現意外,決定在黃水鎮衛生院行手術治療。患者高齡既往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手術風險較大。
羅漢民與患者及家屬交代完病情及手術方案以后,患者及家屬積極要求股骨頭置換手術治療。為此,羅漢民術前制定了詳細的手術方案及預案,請多學科會診治療內科疾病及術前討論,排除手術禁忌,事無巨細,力求精益求精,最終手術成功完成。
隔日,羅漢民再次主刀成功完成了黃水鎮衛生院第一例經皮植釘內固定術。家住四川遂寧的57歲王女士來黃水鎮度假時不慎摔倒,當即感到腰背疼痛,無法活動,自行口服止痛藥3天后疼痛無緩解,在家人陪同下來到黃水鎮衛生院就診。
羅漢民接診后,經檢查診斷患者為“T12壓縮性骨折”,骨折塊向椎管移位,有明確手術指征,需要盡早實施手術。考慮到患者的病情和年齡,為了最大限度減少對患者的創傷,縮短恢復周期,羅漢民與黃水衛生院科室團隊制訂了詳細的手術計劃,決定為該患者行胸腰椎后路經皮微創釘棒復位內固定術。
“最終順利完成手術,整個手術僅用1個多小時。”羅漢民說。
術后三天帶胸腰支具,患者已經可以下床活動了,較傳統手術縮短了一半的康復時間。患者及家屬連連稱贊微創手術“切口小、效果好、精于細、巧于心”。
8月21日晚,一個7歲的孩子因玩滑板車摔傷胳膊,肱骨髁上骨折,需手術治療。孩子奶奶一直在哭,自責沒有看好孩子,孩子父母等親人來了以后,羅漢民說需要馬上手術,給孩子做骨折閉合復位克氏針固定骨折端。但孩子的家屬各持已見,一時難以決定是否在黃水鎮衛生院手術。這時,孩子爺爺盯著羅漢民胸前的黨徽說:“羅大夫,你是黨員,我也是黨員,我相信你,我們就在這里做。”聽聞老人家的肺腑之言,羅漢民心里很是感動,作為一名醫生,最大的欣慰就是得到患者及家屬的信任。
做好相關術前準備,進入手術室時,醫護人員給孩子做好防護,羅漢民穿上幾十斤的鉛衣,在X線透視下為孩子復位。閉合用兩枚克氏針給予固定,沒有切口,微創手術非常順利。
手術結束的時候脫下鉛衣,羅漢民里面的衣服已經全部被汗水浸透。

羅漢民說,作為一名黨員支醫工作者,既要恪守“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醫者職業精神,也要踐行“科學、和諧、務實、高效”的協作幫扶理念,牢記使命初心,用心服務、認真負責的診治每一位患者,為鞏固拓展黃水鎮的醫療保障成果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援渝支醫對于我而言,不僅僅是一份盡職盡責的工作,更是我從醫道路上的一份挑戰。”羅漢民表示,赴渝工作還在繼續,接下來的日子里,他會和黃水鎮中心醫院的同仁們一起,不斷提高醫療技術及診療水平,讓更多的黃水百姓受益,為黃水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貢獻“淄博力量”。
(大眾新聞·齊魯壹點 張薦博 通訊員 羅漢民)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