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抓黨建,激發思想動力建設“清廉陣地”。以高站位推動清廉村居建設。村黨支部發揮核心引領作用,召開5次專題會議,認真研究部署,結合“三治融合”制定本村《實施方案》,積極探索“明責”清單化、“履責”可視化、“評責”可量化、“督責”常態化、“追責”精準化的“五位一體”責任閉環工作。思想政治自覺加強廉政教育。通過每月“三會一課”、支部主題黨日等方式,開辦清風課堂、實踐課堂4次,固化支部書記帶頭學、村“兩委”跟進學、黨員干部主動學的教育培訓機制,牢固樹立“打鐵還需自身硬”的道理,邀請6名老黨員講述廉潔故事,崇廉潔精神,揚浩然之氣。提升服務效能建立“廉情驛站”。依托村黨群服務中心,村居監督委員會主任與廉潔監督員每月10日、20日接待來訪群眾36人次,收集群眾訴求;同時通過群眾會、微信群、電子橫幅等多種方式向群眾宣傳“碼上舉報”50余場次,暢通清廉監督渠道。
二是抓管理,提升治理能力鍛造“清正干部”。開展村級班子綜合研判。圍繞本村班子建設情況、存在的問題、群眾反映情況等進行研判,對班子成員進行廉政談話1次,大力挖掘返鄉賢能、返鄉大學生等6人作為干部后備人選,通過“問題墻 回音壁”對村干部進行考核,激發干部內生動力,形成創優爭先良好氛圍。建設干部隊伍過硬作風。針對干部隊伍管理制度不健全、日常管理不規范等3個問題,白坪村從源頭管理、日常管理、負面督導著力,完善干部隊伍管理制度5項,嚴把干部選聘關口,推行日常管理考勤制度、“四必到、五必訪”走訪制度等,加強干部隊伍作風建設。提升服務群眾能力水平。秉承“干部多入戶,群眾少跑路”觀念,村便民服務中心實行每周一、周三、周五集中式辦公,凡是群眾需辦理社保、醫保等業務,都能實現“一站式”解決。重大節假日村支“兩委”干部齊上陣,免費當游客的解說員100余次,帶領游客游覽景區。今年以來,帶隊前往忠縣、云陽等地學習4次,開拓干部眼界,吸收基層治理先進經驗。
三是抓監督,約束小微權力推進“清爽村務”。健全運行機制。全面落實“四議兩公開”工作法,規范重大事項決策,扎實推動村級“五務”公開全覆蓋,嚴格公開時間、公開內容、公開形式、公開標準等,做到每月及時換、重大事項立馬貼,主動接受群眾監督,保障村集體三資安全、高效、陽光使用。加強平臺管理。借助“小院家”平臺及時發布有關倡廉政策文件,發布白坪村干部日常工作動態30余期,設立“家風模范”“愛崗敬業”“鄰里和睦”等多個模塊,建立群眾和干部的溝通橋梁。設置“清廉信箱”,接受群眾的意見和建議,了解訴求并及時給予回復和解決,充分發揮清新正氣的力量。融合網格治理。聚焦打造新時代“紅巖先鋒”變革型組織,堅持黨建統領網格治理,共設置一級網格1個、微網格5個,選聘網格員10名。截至目前,共幫助解決10余位村民就業問題,拓寬南瓜、西瓜、辣椒等農產品銷售渠道,銷售額累計達35000元,推進基層治理效能整體提升。
四是抓文化,凝聚宣傳合力營造“清朗民風”。打造清廉文化園。在村黨群服務中心設計廉政文化宣傳欄,在“石上生花”景區搭建“廉政文化長廊”,依托“石上生花”文明實踐點和廉政教育微課堂,將廉政文化、家風文化、基層治理等內容融入其中,共接待全縣黨員干部培訓班百余班次現場教學,輻射周邊300余名村民。開展清廉宣傳月。每月圍繞時事熱點、傳統節假日等確定不同文化宣傳主題,通過微信群、LED顯示屏、“么里大喇叭”以及在紅白事宴席操辦現場喊話等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如,今年累計開展電影送下鄉5場次,觀影數達200人次;進行廉潔“壩壩舞”活動5場次,參與群眾300人,讓群眾在寓教于樂中接受清廉教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