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同志主持中國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體學習時發表重要講話并要錨定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堅持馬克思主義這一根本指導思想,植根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順應信息技術發展潮流,不斷發展具有強大思想引領力、精神凝聚力、價值感召力、國際影響力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不斷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文化根基。而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在新時代,錨定文化強國戰略目標,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我認為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傳承之光:點亮文化瑰寶”。中國擁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傳統文化如璀璨明珠,熠熠生輝。從古老的詩詞歌賦到精美的傳統工藝,從深邃的哲學思想到獨特的民俗風情,這些都是我們寶貴的文化遺產。傳承傳統文化,不是簡單的復制和保留,而是要在新時代賦予其新的活力和內涵。我們可以通過創新的表現形式,如數字化展示、創意產品開發等,讓傳統文化走進現代生活,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喜愛。同時,要加強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研究,深入挖掘其價值,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提供深厚的根基。
“創新之翼:舞動時代旋律”。創新是文化發展的動力源泉。在新時代,我們要以創新的思維和方法,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一方面,要在內容上創新,關注時代熱點和人民需求,創作出更多反映現實生活、傳遞正能量的優秀作品。另一方面,要在形式上創新,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如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拓展文化傳播的渠道和方式。例如,網絡文學、短視頻等新興文化業態的興起,為文化創新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只有不斷創新,才能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融合之力:鑄就文化輝煌”。文化的發展離不開交流與融合。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們要積極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與世界文化的交流融合。一方面,要吸收借鑒世界優秀文化成果,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為我所用。另一方面,要積極向世界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魅力,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通過文化的交流融合,不僅可以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內涵,還可以增進不同國家和民族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文化力量。
錨定文化強國戰略目標,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我們的歷史使命和責任。讓我們傳承傳統文化之光,舞動創新之翼,凝聚融合之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