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十大面條,外地人出游必吃
說到貴州菜,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酸湯魚麻辣雞等重口味的菜品。
但你知道嗎?其實貴州有很多值得一試的面條!
今天,就帶你來盤點一下“貴州十大面”,保證讓你永遠不敢小看這片山水之鄉的面文化。
遵義豆腐面
遵義豆腐面,光是聽名字就讓人心懷無限遐想。
它的靈魂在于豆腐,豆腐比豆腐腦更堅硬,但比普通豆腐更細膩。
豆腐和面條的組合,簡直是舌尖上的雙重盛宴。
一口吃下去,面條勁度十足,豆腐無比嫩滑,再配上一勺辣椒油,瞬間喚醒整個味蕾。
更有意思的是,豆腐面吸引了眾多名人,1958 年,鄧小平等中央領導到遵義品嘗了這種美味,所以你不應該錯過吧?
畢節脆哨火面
說到燒面,很多人會想到四川的宜賓燒面,而畢節的脆哨燒面則是另一派。脆哨子
,其實就是五花肉炸好后的酥脆肉質,香味濃郁到讓人一口又一口都停不下來。
這個名字由來于制作過程中倒入一勺熱油,熱油與辣椒的碰撞點燃了整碗面條的味蕾。
畢節然面是由極細的蛋面制成的,味道與廣東的珠生面相似,口感酥脆。
每一口都伴隨著酥脆的哨聲,帶著貴州特有的麻辣味道,簡直讓人無法抗拒。
貴陽腸面
貴陽腸面是貴州面業的“老大哥”,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清光緒年間。
腸里的「腸」就是豬的大腸,「王」指的是豬的血,加上濃湯面,真的是一碗讓人吃得滿嘴都是油的食物。
別看腸條的樣子是紅的,其實紅湯并不辣,反而有一股芬芳的肉香。
豬腸外硬里軟,豬血鮮嫩可口,面條一起吃,味道濃郁,忍不住又來了一碗。
桐仁豆腐蕎麥面
說到豆腐面,同仁的豆腐蕎麥面絕對是獨一無二的。
這
蕎麥面有淡淡的苦香,豆腐是用泥漿制成的,美味細膩。
蕎麥面在口中很結實,豆腐光滑得仿佛瞬間就在嘴里融化了。
再配上一勺特制的辣椒水,酸辣的味道讓整碗面條瞬間升華。
同仁的泥豆花蕎麥面不僅僅是一碗面,更是對簡單生活的一種懷舊之情。
貴陽雞腐豆絲面
雞絲豆腐面,聽名字,是不是有點像腸王面和豆腐面的組合呢?沒錯!
這道意大利面融合了兩全其美。
面條面筋,豆腐細膩,雞絲撕得恰到好處,味道非常濃郁。
最特別的是那勺紅油,上面覆蓋著面條,辣度恰到好處。
雞絲的美味、豆腐的嫩滑、whiz 的酥脆香氣和耐嚼的面條,每一口都在挑戰您的味蕾。
興義吧面
興義條面可謂是手工面條的代表作。
它的名字來源于這樣一個事實:面團用一根 1.8 米長的木桿壓榨,直到它被壓碎成像蟬翅膀一樣的薄,然后切成細條。
這種手工面條吃起來特別有嚼勁,而機壓面根本沒有可比性。
搭配當地酥脆的哨子和辣椒油,每一口都帶有濃郁的家鄉風味。
據說興義的酒吧面店已經傳承了好幾代,很多遠道而來的游客都來這里吃一碗。
貴陽豬腳面
豬手面在貴陽歷史悠久,尤其是青巖鎮的紅燒豬蹄,色澤紅潤,Q彈性軟糯,膠原蛋白含量十足。
豬手面中的面條富有彈性,搭配濃郁的豬手湯,令人無法抗拒。
每次吃豬肘面,看著那些大塊的豬肘,我的食欲瞬間被點燃。
豬肘被軟燉,皮肉分離,在口中融化,與面條的筋碰撞,真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美味體驗。
水蕎麥面
六盤水的蕎麥面可以說是當地人的最愛,尤其是夏天,當你吃一碗冰涼的蕎麥面時,它清爽得讓人飄浮。
這
苦蕎麥的微苦搭配辣椒油和醋食用,令人耳目一新,開胃不解。
蕎麥面不僅美味,而且營養豐富,是許多注重健康的食客的最愛。
該地區的蕎麥面也有很多吃法,無論是冷湯、熱湯還是干醬,都可以一口氣吃完。
同仁綠豆面
同仁的綠豆面據說可以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間,當時朱元璋率軍南下貴州,那里糧食和草短缺,士兵們只能靠綠豆和紅薯為食。
誰能想到,這救命的綠豆面會流傳下來,成為今天的美味佳肴。
綠豆面口感滑嫩,帶著清新的豆香,牛骨制成的湯底,辣椒和醋的搭配讓味道濃郁。
每年夏天吃一碗綠豆面清暑解暑,簡直就是胃和心靈的雙重療愈。
貴陽三胡椒肉泡沫面
最后要提的是貴陽的三椒肉泡沫面。
所謂三椒,就是紅辣椒、青椒和泡椒的完美結合。
每一口面條都包裹著三種辣椒的香氣,肉泡的香氣香濃,可以一口氣吃完好幾碗。
三角豬泡面非常適合早上的一碗飯,熱氣騰騰的面條會讓您一整天都精力充沛。
貴州的面條可能沒有北方的刀切面和炒面那么有名,但背后是濃郁的鄉土文化和獨特的味覺體驗。
每一碗面條都承載著貴州人的智慧和熱情,無論你是第一次來貴州,還是已經是這里的常客,這些面條都值得一一品嘗。
您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在評論區與我互動!
過去推薦
歡迎留言
愿一切好運降臨
走向世界
結束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