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是一件大事,關乎黨的命運、國家的命運、民族的命運、人民的福祉,是百年大計。年輕干部有激情、有熱情,對未來充滿期待,也滿懷斗爭的精氣神,在社會主義事業的各個領域,都想要靠著滿腔的熱情,奮斗出屬于自己的成績,證明自身的價值,但作為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年輕干部必須要不斷錘煉打磨,爭取更快更好得成長,擔負起時代的使命。
要理解好“有正才有政”,走好“傳承”之路。“政者,正也”。先賢用一個“正”字概括了為官之道和修身之道。對年輕干部來說,加強黨性修養是一個必須解決好的終身課題。要有一如既往的初心。今年是建黨100周年,中央決定在這個重要節點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就是要告誡全黨,無論我們走得多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作為年輕干部,我們的初心是什么?我覺得就是盡心盡力、認認真真、實實在在的做好本職工作。年輕干部職業生涯剛剛啟航不久,要牢記自己的初心。要有一往無前的信念。信念之于人生,如同舵手之于航船。如果人生沒有信念,就會在前進中迷失自我,生活就將變得黯然無光,生命也將變得沒有意義。作為年輕干部,要將馬克思主義信念之燈永遠懸在頭頂,讓“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豪邁和“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堅毅陪伴左右。要有一心為民的情懷。習近平總書記在羅馬會見意大利眾議長菲科時說到,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短短八個字,質樸厚重,飽含深情,凝結著總書記對人民的大愛,也展現出總書記的為民情懷和責任擔當。作為年輕干部,就要從一開始,樹立起總書記這樣的為民情懷,珍惜在基層歷練的機會,做到群眾之事無大小,認認真真為群眾辦好每一件事。
要理解好“有知才有智”,走好“積累”之路。在學生階段,教室的墻上、老師的口中,一定見過、聽過這句話: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人生的經驗和智慧大多源于積累、總結和實踐,想要學知識、得智慧、強本領,就需要扭住“勤學、慎思、篤行”不放松。年輕干部一定要讓勤學成為習慣。毛主席在外開會或視察工作,常常會帶一箱子書,一有時間就要翻上一翻、看上一看,偉大領袖都能堅持下來的習慣,很多年輕同志卻堅持不下來,總推說工作太忙、沒時間。要隨時保持一種“本領恐慌”,把自己當成一塊“蓄電池”,不斷地充電、放電、再充電、再放電。要學會安排時間、利用時間、整合時間,在學習上下真功夫、細工夫、苦功夫,即使“衣帶漸寬”也“終不悔”。要靠慎思凝練深度。“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年輕干部既要勤于學習,更要善于思考,要善于反思總結工作中的成敗得失,認真分析工作中哪些是成功的地方,哪些是失誤的地方,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失誤的原因又是什么,不斷地吸取教訓、積累經驗,找出規律性的東西為我所用。要用篤行強化本領。“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基層才是年輕干部成長成才的沃土,現在不少年輕干部都是“三門”干部,從“家門”到“校門”再到“機關門”,文化水平很高,但社會閱歷尚淺、實踐經驗不足,必須要在基層摔打、在艱苦環境中磨練、在復雜局面中提升,才能練就“真功夫”、鍛造“硬本領”。
要理解好“有為才有位”,走好“實干”之路。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調研時指出“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只有苦干實干才能戰勝困難、贏得勝利,“不干,半點馬克思主義都沒有”。基層年輕干部就是要在與群眾接觸中增見識、長才干。要在困難面前百折不撓。基層一線往往是困難最多、矛盾最多的地方,對廣大年輕干部來說無疑是大考驗、大關卡。但困難好比彈簧,你進它就退、你退它就進,大家要拿出年輕人的“精氣神”,敢啃“硬骨頭”、敢打“攻堅戰”,堅守好自己的使命、承擔好自己的責任。要在平淡面前朝氣蓬勃。常有年輕干部因為職位安排、工作辛苦、待遇不好等發出“懷才不遇”的慨嘆,心中有抱怨、激情在消退,甚至人在心不在。年輕干部一定要保持蓬勃朝氣、昂揚銳氣,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定力,學會坐在“冷板凳”上潛心苦練,學會坐在“冷板凳”上用心沉淀。當把“冷板凳”坐出熱度來,那就是真本事。要在發展面前擔當作為。“不奮斗,不青春”,年輕時,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年老時,青春是用來回憶的。年輕干部正處在成長期,要把敢于吃苦、善于吃苦作為一種工作常態,拿出“敢為人先”的沖勁和闖勁,在難題面前敢抓、在矛盾面前敢管、在挑戰面前敢闖,主動擔當,抓好落實。
要理解好“有德才有得”,走好“律己”之路。“德薄而位尊”是古人眼中的人生大忌。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形勢下,曾經的一些“青年領袖”出了問題,究其原因,都是在“德”字上摔了跟頭、在“廉”字上突破了底線。年輕干部要時刻警醒,正確處理好“德”與“得”之間的關系,把扣子扣好、底子打好、步子邁好。在我看來,就是要有“三心”。要有平常心。干部成長有快有慢,慢是常態,快是例外。年輕干部成長有其客觀規律和必要條件,無捷徑可走,也無空子可鉆。一定要正確看待組織的培養、使用與提拔,得之不歡、失之不悲;要正確對待干事的原則、導向和底線,腳踏實地、奮勇爭先。要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練就“寬肩膀”和“真本事”,成才之路才會越走越遠、越走越寬。要有敬畏心。“君子之心,常存敬畏”。貴州“90后”女干部張藝,因貪污民生領域資金40余萬元被處理,刷新了當地“最年輕職務犯罪紀錄”。由此可見,人,一旦沒了敬畏之心,就會肆無忌憚、為所欲為,大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自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敬畏法紀、敬畏權力,穩住心神、管住行為,分清善惡、分清美丑,用大家常用的話來說,就是要當“一股清流”,做一個懂規矩、守紀律、知敬畏、有底線的明白人。要有感恩心。德國哲學家尼采曾說過:感恩即是靈魂的健康。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才會懂得知足,才能保持廣闊的胸襟。大家要感恩組織,認清干部成長,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組織培養,不要孤芳自賞、自以為是;要感恩群眾,認清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權力是人民的公器,不要脫離群眾、盛氣凌人;要感恩同志,認清“一個好漢三個幫”,不要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要感恩家庭,認清“家和萬事興”,不要家規不嚴、家風不正,做一個懂感恩的人。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