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小新手們
收到我的錄取通知書
你很高興嗎?
小宇也期待您的到來。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大學生活吧~
01
適應新的生活環境
大學生活是集體的生活,也是獨立的生活。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首先,我們必須思想獨立。不要再期待父母或其他人的幫助。明確告訴自己,一定要學會獨立,做好自己的事。不要認為學校的條件不好或不夠好,也不要認為日常清潔太麻煩。這些都是一個人在世上生存的基本能力要求,而這些事情都是你自己做的,所以沒有什么可抱怨的。
其次,充分熟悉校園環境。接受了這個環境后,我在適應的路上邁出了一大步。例如,我走遍了每個食堂,找到最好的一個;我跑遍了每家超市,看看哪家質量更好,價格更便宜。 ;你甚至可以向前輩和老師“學習”。
02
適應新的學習模式
不同的時間表
大學課程按照課程表進行。雖然同一專業學生的必修課是一樣的,但由于每個人的選修課不同,所以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課表。
不同的課程
在中學階段,學生一般只學習10門左右的課程,教師主要教授一般基礎知識。大學四年還有很多課程需要學習。每個學期學習的課程基本不同,內容很多,學習任務比中學重很多。
不同的教學方法
在中學,一切都聽從老師的指揮,老師“手把手”地教導學生;而在大學里,提倡自主學習,班里的老師來自學校的不同院系,師生之間的接觸時間很少,只有上課的時候。相識相知,有些課程只有幾周的時間,所以要自己安排很多課外時間。
首先,大學老師講課時,介紹思路多,詳細解釋少。主要講授重點和難點內容,很多老師都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所以教學進度比較快。其次,抽象理論多,直觀內容少。第三,課堂上討論多,課外問答少。第四,參考書多,課外練習少。學生讀書時不能死守教材,而要學會篩選。
不同的座位
在中學,教室、座位、同學都是固定的,但在大學,每個班級都沒有自己固定的教室。有時,1 班和 2 班可能在同一棟樓的某個教室,但 3 班和 3 班則不然。四班可能要去另一棟樓,你得自己找教室自習。和你一起上課的同學也不同。
03
處理好人際關系
許多大學生與同學交往都期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然而大學生來自全國各地,語言、性格、生活環境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因此,很多學生在互動過程中逐漸失去了耐心和寬容。 “太自私”、“太難相處”……幾乎所有人都感嘆大學里人際關系的復雜。
大學室友是最有可能成為親密朋友的人,所以我們要善待室友,學會尊重、包容、包容、關心他們。自我中心主義是宿舍集體生活的大忌,必須堅決摒棄。集體宿舍的生活并不像獨居那樣自由。尤其是“夜貓子”要注意,需要調整自己的生活模式。試著找一些好的人做你的朋友,你會受益匪淺。
大學的班級與中小學的班級不再是同一個概念。沒有固定教室;班里的學生來自全國各省市;班主任不會跟著你。如果他不是你正在學習的課程的老師,那么你很難見到他。你可能只能在班會開始時見到他一次。我們在學期末的課堂總結中碰面一次。總之,大學班級是一個相對松散的群體。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對剛接觸YZU的大家有所幫助。
提供一些幫助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