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與抗瘤君AI互動,學習腫瘤防治知識。
“這個好!就像‘機器人專家’!”面對村民“體檢查出肺結節會變肺癌嗎”的疑問,抗瘤君AI“思索”幾秒后立即給出答案,收獲了大家的點贊。
日前,2024浙江省腫瘤防治科普“山海”行動在海島岱山啟動。在高亭鎮楓樹村文化禮堂內,村民在享受義診、免費篩查的同時,被一個活潑可愛又能解答各種腫瘤防治問題的“抗瘤君AI”吸引了。
記者了解到,這是主辦方——浙江省腫瘤防治辦公室、浙江省腫瘤醫院帶來的2024浙江省腫瘤防治科普行動數字化應用場景,除了抗瘤君AI,還有“科普數字館”“腫瘤防治百大謠言”“大咖來了”等多個數字化應用模塊。
抗瘤君AI是一款運用人工智能神經網絡學習技術,融合國內多個通用大模型,深入、系統學習腫瘤防治知識的科普工具,它能實時回答腫瘤防治相關知識。“有問必答,什么都知道!”村民小丁體驗后直呼“神奇”,還吆喝其他村民來試試。
記者也在現場體驗了一番。輕點“科普數字館”應用,屏幕上立刻出現“歡迎來到中國腫瘤防治科普數字館”幾個大字,同時出現一個人體造型,造型上標注著十大高發癌種相對應的人體器官:食管、甲狀腺、乳腺、肺、肝……想了解哪個器官,輕輕點擊立即進入該器官專題館,實現網上漫游。在專題館內,點擊“器官模型”,就會自動播報該器官的介紹;點擊“周邊熱點”,能看到該癌種防治的相關文字、圖片、動漫、視頻等科普作品;在“防治小劇場”,各類腫瘤防治科普視頻帶你輕松了解相關知識。
“常吃番茄可以預防前列腺癌”“乳腺結節不切除就會變成乳腺癌”“絕經后得卵巢癌的概率就低了”……“腫瘤防治百大謠言”應用精選了腫瘤防治大眾謠言和認識誤區,以彈幕形式在智能屏上滾動播放,村民隨手點擊感興趣的話題,就能聽到權威專家的辟謠。“原來這個說法是錯的啊”“之前是自己嚇自己了”……村民們紛紛感嘆。
在“大咖來了”應用中,樊代明、程向東、譚蔚泓、支修益、毛偉敏等全國知名腫瘤學專家紛紛“現身”,就自己擅長的腫瘤學領域,給出最前沿的腫瘤防治知識;大咖們還錄制了腫瘤防治辟謠視頻,“面對面”向村民普及相關知識,內容權威又通俗易懂,讓大家直呼“接地氣”“很實用”。
如何讓科普打破時間、空間限制,發揮數字浙江優勢,走出一條特色鮮明的科普新路徑?從2022年起,浙江省腫瘤防治辦公室、浙江省腫瘤醫院開始探索實踐數字化的科普行動:在2022年中國腫瘤學科普行動中,推出了全國首個腫瘤防治科普數字館;在2023年浙江省腫瘤防治科普行動中,科普數字館迭代升級推出了人工智能應用抗瘤君AI;在今年的科普行動中,創新推出腫瘤防治科普智能屏,將各類數字化應用場景集成到一方小小的智能屏上,功能齊全、攜帶方便,打破了時間、空間限制,讓科普知識隨手可得。
“科普不止、創新不止。腫瘤防治科普行動將乘著數字化時代的東風,多維度數智賦能做好科普工作,讓更多腫瘤防治科普知識‘飛入尋常百姓家’。”浙江省腫瘤醫院相關負責人表示。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