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標題為“雙11預售實付321元直接買僅308元”的話題沖上了微博熱搜。據報道,一位消費者在付尾款后無意點開商品鏈接,發現多個商品直接購買價格竟然更便宜,如貓糧預售券后實付321元,直接買308元。這種價格套路引發了眾多網友熱議,也不禁讓人發問,雙十一真的便宜了嗎?
其實最開始雙十一被大家熟知是因為光棍節,后來在2009年的時候淘寶團隊因為11月剛好處于十一黃金周和圣誕促銷季中間,此時的天氣又正好是人們添置冬裝的時候,于是出于偶然的選擇了雙十一這個日子作為網上購物節。直至現在雙十一已演變成超大型的購物狂歡節,成了一個標志性節點。不知道是否有人記得,很多年前的雙十一是商品價格打五折,直接讓利于消費者,而現在的雙十一顯然已經變了味,成了眾多不良商家集中收割“韭菜”的時間。
以今年淘寶雙十一為例,各大主播直播間早早就開始了第一波活動預熱。從10月初開始上架預售產品鏈接,一邊賣力的介紹商品,一邊猛發定金紅包。等消費者們攢夠了定金紅包,定時搶到了各種優惠券,湊夠了88VIP消費券使用門檻,支付了價格尾款,自我感覺買到了便宜的時候。收貨到手一看才發現商品生產日期是去年的,版本是1.0舊版,再點進同商品鏈接,顯示直接購買的價格更便宜了,而原預售商品鏈接已下架,也無法再保價。發現這些問題的部分消費者會選擇退貨退款重新購買,而更多的消費者則是根本沒有發現上述種種套路,直接開始上手使用,于是商家們的“韭菜”就收割完成了。
以前的雙十一因為商品價格便宜受到消費者追捧,而現在的雙十一因為產品質量問題、多重價格套路、商家惡意競爭導致惡評不斷。作為一個幾億人參加的大型購物節,初心應該是讓消費者買的開心,用的放心,只有這樣才能更好連接商家與消費者,實現正向循環。希望未來的雙十一能少點套路,多點真誠,多傾聽消費者的聲音,及時處理利用規則漏洞賺錢的不良商家,加強宣傳引導,讓消費者們真正實現理性消費,快樂購物。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