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QQ郵箱:
湘西州攝影家協會
2016 年 10 月 18 日
永順縣
永順縣,戰國時期屬楚國黔中地區。秦時屬黔中郡。西漢高祖(公元前206年)置酉陽縣。酉陽枝位于金枝(靈溪鎮)東南。
東漢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金、南北朝時期為酉陽縣境內。晉屬武陵郡。宋時任武陵太守。啟良回到武陵縣。陳屬沅陵郡。隋代置郴州,廢酉陽,遷陵為大鄉縣,屬沅陵縣。唐天授二年(691年)析郴州,置西州。永順屬喜州大祥縣。天寶元年(742年),喜州改靈溪縣,改名喜州,劃歸黔中路管轄。
宋代有夏西郡、南威郡、榮郡等吉思郡。夏西府治所在今舊司城東南三十里,屬鏡湖北路。元代在永順置永順宣撫司,屬四川行??;置麥綽土村、會西、幽容光化州、拉賈洞、綠池洞,屬湖廣省泗州軍民綏靖司(轄今貴州鳳崗);又置南魏州,屬湖廣省新田格滿綏靖司(治今貴州貴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設立永順軍民綏靖司。六年(1373年)升為永順軍民宣傳司,轄“三州”、“六長官事”。 、石榮二洲、拉賈洞、麥楚黃洞、綠池洞、田家洞、石榮洞。清雍正五年(1727年),永順土司彭兆懷請求受地,改設浮官。雍正七年(1729年)置永順縣。行政駐地為今陳源永靖路靈溪鎮,屬永順府。
民國元年(1912年),撤銷縣,保留府。次年九月,降府為縣,屬辰源路。民國十一年(1922年),廢除道教制度,永順直屬湖南省管轄。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第六軍團攻克永順縣。湘鄂川黔邊區省委、省革命委員會、省軍區在境內設塔,設立永保、國梁??h蘇維埃政權。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湖南省在沅陵設立湘西綏靖公署,永順屬第三行政督察區。民國26年,全省設立9個行政區,永順為第三行政督察區所轄縣。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湖南劃分為十個行政督察區,永順屬第八行政督察區。
1949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永順,劃歸湖南省永順專區。 1952年8月,湘西苗族自治區成立(1955年改稱湘西苗族自治州),由永順代管。 1957年9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轄永順。
歷史文化
永順縣是土家族的發祥地,歷史上土家族王朝老司城的所在地。絕大多數人口是土家族后裔,擁有自己獨特的“巴文化”。土家族、新石器時代遺址,多處發現。唐末,江西彭氏控制西州,管轄周邊二十州。喜洲銅柱于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老司城遺址是研究土家族政治、經濟、文化的寶庫。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游景點
業態:永順縣毗鄰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擁有六大各具特色的景區。猛洞河風景區是湖南省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老司城遺址保護開發進展順利,已成功進入我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準備工作。名錄、塔窩烈士陵園擴建、革命文物保護工程開工建設、中國(湘西)土家芙蓉鎮旅游圈“示巴節”暨“走向世界遺產——遇見老司城”活動成功舉辦,芙蓉鎮多個景點圈旅游基礎設施已建成投入使用。猛洞河漂流風景區、芙蓉鎮風景區成功成為國家4A級景區。老司城遺址、芙蓉鎮、猛洞河漂流、小溪生態旅游風景區等景點。
芙蓉鎮
永順縣芙蓉鎮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鎮,位于酉水河畔,距縣城51公里。原為西漢酉陽縣治所。由于酉水船方便,連接川黔兩地,下至洞庭。自古就是永順的通商口岸,素有“楚蜀相通”之稱。享有酉陽雄鎮、湘西“四大名鎮”、“小南京”的美譽。 《舊唐書》云:地有瘴氣,山有毒草、沙蛇。人們住在同一棟樓里,爬上梯子做圍欄。
老四城
閣老司城位于縣城東20多公里的馬岔鄉司城村。這座古城,本名伏氏城,因是八百年土司王朝的古都,又名思城、老司城。土司時期,浮石城是固西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老司城按照老百姓的說法,分為內城和外城,八街十巷縱橫交錯。土司古墓葬大多集中在紫金山、芽草坪、司城八空湖三個地方,其中以紫金山數量最多。明代一些著名土司彭憲英、彭繼南等人的墓葬至今仍保存完好。該古墓葬現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紅區塔
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中心塔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東北部。位于東經109'45',北緯29'20',平均海拔380米,東西直徑17.5公里,南北寬20公里。與羅塔坪接壤。東至張家界市永定區鄉,南至永順縣克沙鄉,西至永順縣宛平區,與張家界市桑植縣李富塔鎮接壤,總面積350.2平方198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永順塔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世界上最好的
永順縣猛洞河漂流風景區位于猛洞河支流泗河境內,全長47公里。最精彩的部分位于哈尼宮至牛路這段,全長約17公里。景區兩側多為原始次生林,郁郁蔥蔥,水流湍急,碧綠清澈。有十里崖、十里瀑布、十里卷軸、十里洞的美譽。其中,有急流108處,大小瀑布20處。特別是哈尼宮、三角巖、雞籠門、遇仙峽(揉土)、地獄王灘、洛水坑、蒙絲峽、鯉魚開膛、三炮等景點,2002年2月被評為“全國第一浮筏”世界“”獲得湖南省著名商標,是中國旅游服務行業唯一的著名商標。
猛洞河平湖風景區
格猛洞河平湖風景區位于猛洞河下游。起于猴跳,下至龍門峽,全長45公里(含酉水河一段)。因酉水下游鳳灘水電站建設,水庫水位上漲而形成。 。平湖兩岸有石壁,有龍門峽、觀音洞、八音石瓜洞、金獅洞、鴛鴦峽、金蟬洞、斷臂石、三足鼎寺、小龍洞、大勝峽、陰陽洞神風洞、猴跳、仙人峽、風流巖、老寺巖等十五大景區被列為湖南十大風景區之一。
在格猛洞河自然動植物園兩岸的山谷里,猛洞河里還棲息著水禽和鴛鴦。這里除了猴子這個大家族外,還有鹿、麂、白臉、刺猬、貂、野豬等。等待。山谷里蛇多,河里魚多。其中娃娃魚(娃娃魚)、甲魚(鱉)、鱖魚為猛洞河特有。
富士門國家森林公園
格福爾門風景區是國家級國家森林公園,也是省內佛教勝地之一。位于縣城南1.5公里的猛洞河畔,總面積30平方公里,是猛洞河風景區的北大門。以奇石、溫泉、石刻、供奉觀音為特色。山青海岸四個大字一筆畫成“岸”字的石刻和號稱銷魂鎮的八陣,令人嘆為觀止。 《烏龍山剿匪》和《湘西剿匪》均在此拍攝。
溪州自然保護區
湖南小溪生態旅游風景區位于小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永順縣東南部,毗鄰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和猛洞河風景區,總面積24800公頃,其中6133公頃為核心區和小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擁有大面積的亞熱帶低海拔常綠闊葉原始次生林。區內珍稀植物種類繁多,有珙桐、紅豆杉、柏樹、銀鵲樹等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植物43種。原始次生林中還有金豹、云豹、白頸雉等國家保護動物68種。小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經權威專家學者考察論證,是我國中南13省唯一一個未受保護的原始次生林自然資源寶庫。第四紀冰川。
文化遺產
2010年,湖南省永順縣、古丈縣聯合申報的《土家族哭嫁歌》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間文學項目類,編號27。
2010年,湖南省永順縣、湖北省咸豐縣、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聯合申報的“土家吊腳樓建造技藝”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技藝項目類別,序列號24。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