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關女士和黃先生是兩名嚴重肝硬化患者,兩個毫無交集的陌生人,卻因為一場高難度的手術,緊密聯系在一起。日前,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成功完成安徽首例在體肝臟劈離的肝移植,歷經劈肝、修肝、下肝、換肝等多種手術,成功挽救兩名終末期肝病患者。目前,兩位患者恢復良好,近期即將出院。

一肝兩用,為兩名終末期肝病患者帶來新生
據悉,捐獻者是一位腦死亡的患者,在多天的連續救治后生命難以挽回,家人大愛義舉表示愿意捐獻器官。
關女士是其中一名受捐者,患有乙肝肝硬化已經十余年,嚴重的肝硬化導致門靜脈高壓、食管胃底靜脈曲張。今年以來病情明顯加重,反復出現消化道出血?;颊呒凹胰怂奶幈疾ň驮\于各大醫院,保守治療和內鏡治療后效果都不理想,身體每況愈下,肝臟移植是唯一出路。
另一名受捐者黃先生有20多年的乙肝病史,肝硬化5年多。兩年前體檢發現肝臟右后葉腫瘤,由于肝硬化嚴重,已經無法接受肝臟部分切除手術。兩年來,黃先生多次接受體外放療延緩腫瘤生長。但肝臟腫瘤和不斷加重的肝硬化給黃先生的身心帶來沉重負擔。就診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后,經專家評估,黃先生存在肝臟移植指征。
經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COTRS),關女士和黃先生都匹配成功。面對這份珍貴的捐獻,在醫院黨委書記、普外科專家劉連新教授、肝移植科主任張樹庚教授帶領下,中國科大附一院肝移植團隊結合臨床指標集體討論、綜合研判、細致評估。經過影像學三維重建測算,捐獻者的肝臟大小符合劈離式肝移植的標準。在與家屬充分溝通后,團隊決定采用劈離式肝移植技術,將捐獻者的肝臟一分為二,挽救兩位終末期肝病患者。
在體劈離,多學科護航高難度肝移植手術
“劈離式肝移植是常規肝臟移植的延伸,也是肝臟移植的發展方向”。劉連新教授表示,肝臟一分為二的過程中需要術者對解剖結構非常熟悉,同時通過準確定位、對肝內管道進行精準劈離,保證兩部分肝臟都能保留重要的血管和膽管、具有良好的解剖結構和功能,這樣才能保障兩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移植效果。
為了最大程度縮短供肝缺血時間,維持供肝質量,團隊借鑒了活體肝移植的體內劈離肝技術,但這對術者的要求也更高。結合術前3D技術建模與術中多次膽道造影,劉連新教授主刀完成體內的肝臟劈離手術,成功攻克了肝臟在體劈離的技術難點,做到了出血少、精細止血、管道精準分離,同時顯著縮短了供肝缺血時間。
雖然手術程序復雜、技巧要求高、風險難度大,但在OPO、麻醉科、手術室、重癥監護室、超聲醫學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學科的密切配合協作下,歷經12個小時,數十位醫務人員接力奮斗,手術順利完成。目前,一分為二的肝臟已經在兩位患者體內正常工作,兩人都在康復之中,近日即將出院。

“多學科密切配合,供體取肝手術和受體肝移植手術緊密銜接,受者無肝期短、出血少,這些都是此次劈離式肝移植手術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睆垬涓淌诒硎镜?。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見習記者 張婉馨 通訊員 齊燦 李軍軍 方萍
編輯 張大為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