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巨額虧損的一年。
3月17日,途牛2021年財報顯示,全年虧損1.28億元,而同期全年營收僅為4.26億元,相當于每3.3元就虧損1.3元。的收入。美元。與途牛目前約7億元的市值相比,相當于損失了途牛的1/6。
更不利的是,途牛的營收持續下滑。 2021年營收同比下降5.3%,至4.26億元,較途牛2019年營收峰值大幅下滑71%。
上市以來最小虧損
下降當然是因為疫情。途牛財報顯示,疫情前,出境游產品約占途牛總業務量的60%-70%。現在這部分基本上已經降到了零。相應的,疫情過后收入也大幅下降70%以上。
不過,途牛的損失從來都不是因為疫情。自2014年在美股上市以來,途牛從未實現美國會計準則下的盈利,累計虧損超過75億元人民幣,是目前市值的10倍。虧損最嚴重的是2016年,虧損24億元,其次是2018年虧損20億元。
2021年虧損1.28億元,是途牛上市以來的最低虧損。不少財經媒體在報道時甚至以“途牛虧損收窄90%”為標題,以示好消息。疫情爆發2020年,途牛虧損13.4億元。
途牛在財報中并未詳細解釋為何2021年虧損較2020年大幅減少。新游世界發現,2020年大部分虧損是壞賬撥備、注銷損失等造成的。途牛已表示,2020年以來,途牛累計為受疫情影響退訂客戶承擔了超過1億元的直接損失、8000萬元的間接損失、未退款的供應鏈客戶1億元。預付款和現金退款。此外,2020年第四季度,途牛計提了壞賬損失,共同推高了全年虧損數字。
2016年和2018年的虧損是OTA的價格戰和途牛不惜一切代價燒錢營銷造成的。 2020年的虧損是由于注銷虧損、壞賬準備等原因造成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2021年的業績更接近途牛“真實”的創收能力。
2021年,途牛旅行套餐產品收入為3.05億元,以國內游為主;其他產品收入1.21億元。其他產品主要包括途牛的金融服務、景點門票、簽注、酒店預訂、交通預訂等個人旅游項目服務,以及向國內外旅游局收取的營銷推廣費用。
這個收入規模只能勉強覆蓋途牛的人員成本。 2020年,途牛人員薪酬福利及其他費用為4.3億元,對應員工總數為2113人(截至2020年12月31日)。這一員工人數較疫情之初減少了2/3,截至2019年12月31日日兔牛擁有員工6188人。
途牛能否成功筑起新護城河?
目前途牛的員工人數尚未公布,但根據途牛目前的戰略方向和業務策略,很難進一步縮減團隊規模。
鞏固跟團游全鏈條服務能力是途牛當前的戰略重點之一。其與企業的直接聯系“與你同行”,這是一個需要大量人員服務的環節。
2016年3月,途牛在廈門開設首家穗芳取貨機構;截至2017年底,穗芳接送機構數量已增至11家。截至2018年12月,穗芳接送機構已覆蓋國內主要支線目的地陸路,總數達到25家。2021年,途牛將繼續拓展直航直航服務,總數達到30多家,服務網絡基本覆蓋全國所有目的地。
途牛2021年財報也重點強調了直銷:2021年,途牛直銷產品交易額同比2020年增長超過50%。其中,北京、新疆、云南、西藏等熱門目的地。穗旺直營直營產品交易額增幅超過100%;穗網直營產品在海南、江蘇、廣西、貴州、陜西等目的地的交易額也實現了50%以上的增長,途牛深度涉足目的地。直營戰略成效顯著。
途牛方面表示,“2021年,途牛隨旺直銷機構全年客戶滿意度始終保持在97%以上,其中6家達到了‘0差評’的優質服務水平。”
除了直接經營直營機構外,途牛還經營自營酒店。 2019年開始自營精品酒店建設,2020年途牛青城山通花酒店開業,2021年途牛首個民宿項目通花精品民宿落戶天津。但與攜程、同程等其他OTA自營酒店的規模相比,途牛仍然“小而小”。
途牛已從過去“最輕”的OTA轉型為OTA 當地旅行社的全鏈條跟團游服務商。這一戰略轉變是因為途牛在與攜程、同程等OTA的戰斗中失敗,燒錢卻沒有取得成果。為搶占傳統旅行社的市場份額,被迫退出跟團游領域。
與傳統旅行社相比,途牛至少花了錢燒毀了自己的品牌和市場規模。同時,作為OTA,途牛擁有比傳統旅行社強得多的數字化能力,可以挖掘跟團游全鏈條的運營效率和服務水平。這形成了你自己的護城河。
在2021年財報中,途牛強調了其數字化能力。途牛旅行網首席執行官于敦德先生表示:“2021年,我們圍繞融合化和數字化升級,加強產業鏈垂直整合,注重產品創新和服務提升,以高品質產品和服務實現發展。服務。 。即使在不利的外部環境下,我們的直銷交易額在2022年仍然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我們將繼續加強數字化整合,積極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機遇和機遇。挑戰。”
金牌導游、金牌地面接送、專家熱線、精品小游,這些都是途牛試圖向外界展示的新標簽。從全鏈條入手,夯實跟團游品質,以品質打動消費者,用數字化、智能化能力提升人員、門店、地面交通的運營效率和游客的服務保障能力。這是途牛目前的戰略方向和經營策略。
途牛能否成功筑起新護城河?答案仍然未知。畢竟,途牛還沒有逃脫巨大的損失。即便虧損收窄90%,一年1.28億元的虧損也不是其他傳統旅行社能夠承受的。因此可以認為,途牛目前的數字優勢、本地交通優勢、優質服務優勢是建立在其資金優勢和承受損失能力的基礎上的。途牛手頭資金還能維持多少年虧損?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途牛凈資產仍為12.2億元。拋開無法變現的商譽、土地使用權、無形資產、辦公設備等,實際可以調動的資金并不多。
途牛需要盡快實現正的經營現金流和正的損益表。在疫情未結束、出境游未開放的情況下,要實現以上兩點將是非常困難的。留給途牛的時間不多了。
對于途牛的投資者和股東來說,途牛的業績一直令人失望,途牛的戰略方向缺乏想象空間。但對于旅游行業來說,途牛正在深耕精品跟團游,用數字化賦能旅行社全鏈條運營效率,真金白銀投入跟團游基礎設施“地面社”。這無疑是一件好事,為旅行社和提高跟團游的質量和效率做出了有效的探索。這是途牛對跟團游行業的貢獻。
海量信息、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