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冰箱貼悄然上架倆小時,賣出1700個;上市仨月,賣了近8萬個,帶火同系列文創(chuàng)銷售總額突破1000萬……近日,國家博物館原創(chuàng)鳳冠冰箱貼火了,成為近20年來該館當之無愧的銷冠。同樣難買的還有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館出品的星空藻井冰箱貼,幾乎“上架秒空”。(據(jù)10月28日光明日報客戶端報道)
“不就是個冰箱貼嗎,咋至于火成這樣?”“預(yù)約還限量,這怕不是饑餓營銷吧?”這是很多人對“一冠難求”“一井難購”現(xiàn)象發(fā)出的疑問。其實“貼迷”們都知道,這兩款冰箱貼真的“火”到需要早晨五六點就去排隊,或者提前多日預(yù)約都不見得能成功入手。
近期“貼家族”里大出風頭的還遠不止它們。比如今年夏天杭州博物館的頂流,影青釉里紅高足瓷杯冰箱貼,就因為不但擁有其原型——元代影青釉里紅高足瓷杯的粉色杯身、青色杯足的基本形態(tài),還神還原了文物裂紋和“粉面腮紅”的暈染效果,其美其巧“圈粉”無數(shù)。還有敦煌研究院的紙雕燈冰箱貼、陜西歷史博物館的唐鴛鴦蓮瓣紋金碗冰箱貼、三星堆博物館的三星堆變臉冰箱貼等都因為各自特色而供不應(yīng)求。
細看銷售榜單上擁有姓名的文創(chuàng)冰箱貼們,要么新穎俏皮又好玩,要么驚艷細致有巧思。想當初,冰箱貼和若干種旅游紀念品一樣出現(xiàn)在各地景區(qū)的售賣點,被很多人調(diào)侃“有到此一游的紀念意義,但不多”,尷尬又雞肋。而當下這些“搶不到”“買不著”的冰箱貼可大不一樣,不是對“文物原型”復(fù)制粘貼型的模仿秀,而是在捕捉其關(guān)鍵特色基礎(chǔ)上,打造出有歷史底蘊和現(xiàn)代時尚,甚至還拓展了未來想象空間的“用心之作”。
“紅”也好,“火”也罷,看似偶然出圈,往往都有其必然性。不管是鳳冠冰箱貼、星空藻井冰箱貼,還是“粉面腮紅”的斷貨王,其原型本身都是觀眾的大愛,是各個博物館的頂流甚至鎮(zhèn)館之寶,所以它們在基因里都有“紅”的潛質(zhì)。比如鳳冠冰箱貼的開發(fā)團隊從去年就注意到好多人在自己的社交賬號上曬自己和孝端皇后鳳冠的合影,現(xiàn)場排隊打卡的人更是每天絡(luò)繹不絕,花樣贊嘆被老祖宗的頂級審美震撼到。
這些出圈冰箱貼自己也“爭氣”,各有巧思和過人之處。星空藻井冰箱貼努力貼近其原型——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館的館藏文物“萬善正覺殿天宮藻井”的氣韻,共分五層,每一層都按照藻井的真實結(jié)構(gòu)設(shè)計繪制。五層圖案既可分開擺放,展示藻井不同部分的獨特魅力,又可疊起擺放,還原完整的藻井形態(tài)。而鳳冠冰箱貼勝在重工精致的絕美,全力還原文物的“鏤空金龍、翠藍花葉、珠花瓔珞”,木質(zhì)款鳳冠冰箱貼要做出類似金屬的光澤,冠上鑲嵌的“紅藍寶石”需要純手工粘貼。
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貼迷”隊伍,各大博物館的文創(chuàng)團隊也竭盡所能讓其更新更奇更有用。比如南京博物館的古希臘建筑冰箱貼融入了發(fā)光功能,氛圍感十足;西藏博物館的陶器系列花插冰箱貼真能插進花草。
正因為各地文博單位讓人欲罷不能的“出圈”冰箱貼越來越多,人們不光愿意為探一個館赴一座城,甚至愿意為求一貼赴一座城。正如專家所言,文創(chuàng)冰箱貼既回味著愛好者們“看過的歷史”,也記錄著他們“走過的世界”,還能把鐘愛的“文物”帶回家。小小一貼,方寸之間,拉近了歷史與當下的距離,“火”出了文博和旅游的雙重熱度,也承載了年輕人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與敬意。(韓莉)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