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shù)字化時代的到來,孩子接觸網絡游戲、網絡聊天等機會大大增加。許多孩子甚至達到一玩就一發(fā)不可收拾,沉迷甚至上癮于網絡游戲、網絡聊天,這令很多家長頭疼不已。那么如何有效解決孩子“游戲癮”的問題呢?結合文章概述與各類醫(yī)學宣傳,筆者認為單純將手機、網絡、游戲等“游戲癮”的直接原因視為洪水猛獸去禁止或者打壓,是無法治好“游戲癮”的,只有尋找到根源問題并解決才能藥到病除。
所謂“游戲癮”,應該叫做網絡依賴、游戲依賴、手機依賴,表現(xiàn)為頻繁使用電子產品(游戲)達到依賴程度從而影響現(xiàn)實中生活,其背后基本都是與學習、家庭、人際關系等因素引起的心理問題相關。
治好“游戲癮”,要做好規(guī)范,并以身作則。面對現(xiàn)代社會的各類電子產品,家長是無法完全做到嚴防死守或者完全禁止的,所以對于孩子來說,應當正確引導并適當使用這些產品,關鍵在于立好規(guī)矩,以身作則。在與孩子相處時,不要頻繁掏出手機或者一心二用做其他事,專心致志陪伴孩子,樹立專注于學業(yè)、生活、工作的榜樣。家長和孩子一起將電子產品只當作必要時使用的工具,非必需不使用。
治好“游戲癮”,要關注變化,并給予關懷。和家長一樣,孩子也面臨著各種壓力。在處于人生重大變化的時間節(jié)點上,孩子更容易產生劇烈的情緒變化,比如像小升初轉入新的學校,和以前熟悉的小朋友分離、上課進度加快、學業(yè)壓力突然增大,情緒難免覺得煩躁并難以發(fā)泄。此時家長應該及時關注到孩子的情緒變化,在日常生活及相處中給予更多的情緒關懷,不要過多地苛責孩子,要做到多傾聽、多陪伴、多舒緩,讓家庭而不是電子產品成為孩子的避風港。
治好“游戲癮”,要培養(yǎng)興趣,并積極引導。面對孩子對于釋放壓力的需求,家長宜疏不宜堵,不能單純地打壓教育,僅僅禁止打游戲、玩手機,而是要將孩子的依賴轉移到正確積極的興趣上,盡可能讓孩子與家人、朋友、自然交流。多多組織豐富有趣的家庭親子活動,比如和家人、朋友一起閱讀、散步、運動,去各類博物館、電影院,去新奇的地方旅行并享受美食等等,形成一定的興趣習慣,在家長高質量有效的陪伴中,讓孩子用積極向上的興趣代替“游戲癮”。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