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基層治理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強調“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基層治理和民生保障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是促進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質生活的基礎性工程”。基層是連接群眾“最后一公里”的治理層級,距離群眾最近,融入群眾最深,作為基層干部,在日常工作中,我們更能夠深入了解人民群眾的需求和困難,為他們提供更好的服務和保障。
一是要做“一線課堂”有心人,爭當基層排頭兵。基層干部要針對自己在業務上的空白,經驗上的盲區,能力上的弱項,不斷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和業務知識學習,深學細思篤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做“兩個確立”的忠誠擁護者,做“兩個維護”的忠誠實踐者。同時運用“學習強國”“湖北干部在線平臺”加強個人自學,用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做黨的創新理論的篤信篤行者。還要向專家學、向業務精英學、向同事學,將學習成效轉化為做好本職工作的內在動力,讓自己成為本領域的行家里手,切實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動力。
二是要借“一線課堂”優勢,躬身篤行辦實事。基層干部不能抱有“進了體制就躺平”的心理,要不斷自我提升,拒絕“躺平”。把握工作的“主動權”,擔負起守土的責任,盡職盡責地去對待工作,沉下身子、撲到基層一線、崗位一線。結合“一下三民”、共同締造,了解居民們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并及時記錄做出相應處理。作為新注入基層力量的年輕血液,要在基層工作中加強磨練,增長本領,穩扎穩打,做到真才實干,形成“良性循環”。
三是要進“一線課堂”實踐,擼起袖子謀發展。基層干部要敢于守正創新,要讀懂上級精神實質、領悟政策背景和初衷,結合具體工作實際創造性地執行,不能搞上下一般粗,要敢于直面問題和矛盾,直面群眾,發現、研究、解決問題。面對群眾普遍關心的養老、醫療、住房和教育等民生問題,不能置之不理,而要保持“治亂繩,不可急”的心態,以沖鋒在前的姿態,能辦的事馬上辦,難辦的事想方設法辦,需要協調的事合力去辦,把深層次的矛盾剖析化解。跳出工作的“舒適圈”和“專業圈”,融入“群眾圈”和“服務圈”,靜得下心、沉得下身,邁得開腿,耐心地和群眾溝通,以接地氣的方式和通俗易懂的語言幫助群眾理解政策。多揀“燙手山芋”,多當“熱鍋上螞蟻”,鍛煉出“大心臟”“鐵肩膀”,提高工作能力。
在基層扎根的日子,都是厚積薄發的積累過程。基層干部要把足跡“一點一滴”遍布基層一線,保持水滴石穿的毅力和堅守,用厚積薄發之筆書寫出青春與基層雙向奔赴的“詩和遠方”。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