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第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作出重要部署,為選好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提供了行動指南和基本遵循。以人才引領高質量發展,便要求賢若渴,以識才的慧眼招攬可堪重用的“千里良駒”,將愛才敬才留才的“樂業溫度”輸送至菁英人才。
靶向對標,打通人才招引“關鍵點”。堅持需求導向,針對性引進高匹配度特色人才隊伍,為重點領域、新型產業引入專業力量、注入新鮮血液。實施本土人才培訓計劃,推動各行業領域人才以學促干、增長本領。開展“引老鄉、回故鄉、建家鄉”系列活動,多渠道聯絡本土籍在外優秀人才,鼓勵人才為家鄉建設建言獻策。探索“項目 柔性引才”模式,用柔性引進人才及團隊補齊急需緊缺人才缺口,帶動本土人才拓寬視野、提升技能。
因地制宜,建立人才招引“聯結點”。整合地區資源優勢,加快補齊區位吸引力、政策輻射力和創新原動力短板,推進以產引才,聚焦產業發展導向,積極搭建跟崗學習、研修歷練的人才成長平臺。通過“人才故事月月講”系列活動廣泛傳頌人才故事,聘任“人才招引大使”,促進“人人競相成才 人人盡展其才”蔚然成風。鼓勵優秀人才“站C位”,充分利用“直播帶崗”“線上選崗”模式,推動專家院士、高校教授、重點企業負責人等輪番走進直播間推薦學生、介紹企業、展示崗位、解疑釋惑,努力把人才“關鍵變量”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優化環境,把握人才招引“需求點”。注重營造“近悅遠來”人才發展生態,推進人才與地區高質量發展“雙向奔赴”,將人才引育與激勵政策融合,探索創設人才政策“計算器”,讓高層次人才精準享受利好政策。對重點產業企業、急需緊缺人才提供要素資源優先保障、政治榮譽優先推薦、子女教育優先解決等優待服務,用“服務力度”“關懷溫度”提升人才“幸福指數”,讓各類人才安身、安心、安業,打造政治生態優厚、服務生態優質、發展生態優渥的人才發展“生態圈”。
(中共靈武市委組織部 周云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