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記者 林曉冬 煙臺報道
為充分發揮丁氏故宅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歷史文化價值,加強青少年德育、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推動青少年提升家鄉文化自信,10月31日下午,由龍口市文旅局、龍口市教體局聯合組織的市博物館文物古跡課程“丁氏故宅楹聯里的故事”進校園活動第二站來到龍口市潤新學校,全校270多名師生參加活動。

丁氏故宅是名震四海的“丁百萬”家族西悅來支系的住宅,建于清乾隆年間,占地面積達1.5萬平方米。整座建筑不僅精巧雅致,傳統文化內涵也非常豐富。其中鐫刻在院落里的眾多楹聯無一不是漢字文化和歷史典故的凝結,令人矚目。
活動中,龍口市博物館講解員楊丁昕和孫麗從丁氏家族發展史到老宅的楹聯進行講述,課堂生動有趣,深入淺出地向學生講述博物館背后的故事。丁氏故宅楹聯內容豐富,字句清雅,藝術精美,耐人尋味。其中有不少蘊含深邃、寓意深刻的佳作,讀之使人受益匪淺。同學們全神貫注傾聽講解員的講解,主動學習、積極思考,從中汲取更多的歷史教育和文化熏陶。


當天活動,龍口市博物館館長劉玉濤還為同學們展示丁氏楹聯作品,手把手指導學生書寫楹聯。學生紛紛施展自己的特長,積極踴躍地提起毛筆,揮毫潑墨,書寫春聯和福字等,感受楹聯所蘊含的深厚歷史文化底蘊,體驗傳統文學之美。

楹聯短短,彰顯千秋。許多同學表示,通過這次文物課程,他們不但認識到楹聯這一優秀傳統文化形式的獨特魅力和豐富內涵,也更加深入了解了丁氏故宅的歷史與文化,激發了自身對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

博物館是展示地方歷史文化的窗口,是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課堂。近年來,龍口市文旅和教育部門一直堅持通過靈活利用文博資源加強青少年德育、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推動青少年提升家鄉文化自信,實現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的緊密結合。

“接下來,我們將充分整合資源,聯合學校開展更多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物知識科普活動,進一步加深青少年對丁氏故宅歷史文化的深度認知,激發對龍口傳統歷史文化的熱愛。”龍口市博物館館長劉玉濤表示。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