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11月2日消息, 浙江大學近日宣布,該校援疆科技特派員在新疆沙漠成功養殖魚蝦。
去年9月,特派員對阿拉爾市地下鹽堿水進行了深入調研,通過與海水對比分析,揭示了鹽堿水中主要離子濃度及比例與海水石斑魚生存、生長的關系,并獲得了適宜的離子濃度。基于這一發現,他們研發出了“鹽堿水的‘類海水’調控技術”。
今年5月,首批2000多尾來自海南的珍珠龍膽石斑魚魚苗“空降”至阿拉爾,在新疆沙漠中安家。據了解,這些在“類海水”中自然生長的水產品不僅肉質細膩、口感鮮美,而且健康無污染。
按照規劃,后期計劃投放1.2萬尾魚苗,期待養殖取得成功并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除了龍膽石斑魚外,小龍蝦、紅螯螯蝦和南美白對蝦等也在南疆成功養殖。
浙江大學表示,新疆海鮮與普通海鮮最大的區別在于養殖水體的不同,其次是氣候差異。例如,新疆早晚溫差大,這可能導致海鮮的生長速度與沿海地區有所不同,但也正是這種差別賦予了新疆海鮮獨特的口味特點。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