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居民碰見急事、難事,社區網格員總會不遺余力幫忙。反過來,網格員遇到困難,居民也會第一時間伸出援手。這樣的“雙向奔赴”,溫暖了彼此,也讓社區“大家庭”的幸福指數升級。
“我們幫忙抬”
11月1日,供電小區,西礦街社區網格員魏華看著角落里的廢棄沙發有點犯愁。不知誰扔掉的“大家伙”,太礙事。可沙發笨重,實在搬不動。
“小魏,干嘛呢?”居民李大爺路過,熱情打著招呼。老人注意到魏華滿臉愁容。再看看沙發,立馬明白了。“等著,我叫人幫忙!”老人仰頭沖著二樓喊:“小張,下來一趟。”
張先生正在廚房做飯,應了一句,很快下來。3個人一起,把沙發搬到了門口的垃圾處理點。
10月31日,蘋果苑小區也上演了同樣的暖心場景。蘋果苑社區網格員楊霞與幾名同事冒雨巡查,見樓下停著幾輛電動自行車,車座被淋濕。她們合力往旁邊的車棚搬,挺費勁。一層的住戶看到,趕忙跑出來,“我也出份力!”在居民的幫助下,很快搬完。
網格員們道謝,居民擺手說:“小事一樁!”
“我幫忙看娃”
西華苑東社區網格員侯梓萌,住在奧林匹克花園南區,11月1日清早她遇到了難事。4歲的女兒發燒,丈夫在濟南出差,自己上午要去參加萬柏林區理論宣講大賽決賽。誰來照顧孩子,成了大問題。
情急之下,她向對門鄰居劉大娘求助。老人立刻說:“小侯,你去忙吧。我帶孩子去社區診所,盡管放心。”
中午比賽結束,侯梓萌急匆匆趕回。女兒吃過午飯、藥,已經睡著。劉大娘說,去看了醫生,是受涼感冒,不要緊。老人拿出藥,詳細告知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老人說:“以后忙的時候,說一聲,大娘給你搭把手,帶孩子。”
“我幫忙維修”
御德苑社區網格員張睿玲,住在金陽南路1號院,10月31日發現,家里的洗衣機“罷工”了。她鼓搗了半天,毫無效果。無奈,只好等丈夫從外地回來再說。
當天,她在西華苑三期巡查,在樓下與幾名居民聊天時,無意中提及了洗衣機的事情。
58歲的居民喬師傅一聽,立馬說:“別愁,我以前干過家電維修,等會兒去你家瞅瞅。”
喬師傅一番檢查,發現是電機線松脫所致。他熟練地將線接好,再試,洗衣機“嗡嗡”轉起來。
“用幾天看看,再有問題,給我打電話,隨叫隨到。”說完,喬師傅拎著工具包走了。
“我幫忙溝通”
華峪東區搬來新住戶,小井峪社區網格員王雁10月31日入戶,登記居住信息。新住戶警惕性高,看了網格員工牌后,依然不透露個人信息。
王雁耐心解釋:“每戶居民都要登記,這樣做是為了加強樓棟日常管理。信息都會保密的,您放心。”說了好半天,新居民仍是半信半疑。
他們在樓道的對話,驚動了隔壁鄰居魏大娘。見王雁吃了“閉門羹”,老人忙問咋回事。聽完經過,她對王雁說:“別急,我去溝通。”
有了老人的“證明”,新住戶才放心,趕忙把網格員請進屋,連說“不要意思”,配合完成了登記。
你幫我,我幫你。在居民眼里,網格員是“貼心人”。在網格員心里,居民也是“家里人”。他們,共同營造了一個溫馨和諧的生活環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