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挑糧上坳,糧食絕對可靠”,這首歌謠不僅是歷史的回響,也是井岡山革命歲月不屈精神的寫照。它引領我們穿越時光,憶起《朱德的扁擔》一文。幾十年來,朱德的扁擔成為精神燈塔,照亮前行之路,教育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如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任如沉甸甸的扁擔,被青年一代毅然扛起。面對復雜形勢和前所未有的挑戰,青年干部要發揚朱德同志的扁擔精神,勇挑重擔,走出符合時代與人民期待的改革之路。
挑起“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信仰擔子,走出改革的忠誠道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廣大青年要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勇做時代的弄潮兒,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奮斗中書寫人生華章!”全面深化改革是復雜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克服重重困難和挑戰。在此過程中,信仰和忠誠是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信仰為改革者提供堅定的信念和動力,使其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不退縮、不放棄;而忠誠則確保改革者始終堅守初心,為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奮斗。挑起信仰擔子,就要時刻將國家和人民利益置于首位,不計個人得失。廣大青年干部要以忠誠于黨和人民的事業心,去推動每一項改革措施的落實,破解每一個改革難題;要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堅定的立場,不為風險所懼,不為干擾所惑,堅守改革的初心和使命,為人民的幸福和國家的繁榮而努力奮斗;要做到講政治、顧大局,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持續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凝聚力量,保持堅定的政治定力,鍛煉敏銳的洞察力,在思想、政治和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勇于擔當、銳意進取,爭做改革創新的“開路先鋒”,為全面深化改革事業貢獻蓬勃的青春力量。
挑起“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為民擔子,走出改革的初心道路。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人民的幸福和國家的繁榮,需要時刻牢記為民的初心和使命,才能不斷贏得人民的擁護和支持。挑起為民的擔子,就是要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把人民的期盼作為自己奮斗的目標。廣大青年干部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傾聽人民的聲音,了解人民的訴求,解決人民的困難。在改革的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確保改革的成果真正惠及人民,時刻銘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將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積極踐行“四下基層”的優良傳統,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通過面對面的交流與心貼心的溝通,深入了解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要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將問題清單轉化為“滿意清單”,努力推動改革發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以“趕考”的姿態,全力以赴地答好全面深化改革的“人民考卷”。
挑起“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奮斗擔子,走出改革的實干道路。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青年乃奮斗之時。百年間,從嘉興南湖的紅船起航,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中國青年始終屹立于時代潮頭,他們的足跡跨越千山萬水,不斷在奮斗中書寫新的篇章,為改革事業貢獻青春力量。挑起奮斗重擔,意味著敢于直面改革挑戰,勇于擔當,善于破題。廣大青年干部在改革的道路上,要以釘釘子精神,一項一項地推進改革任務,一個一個地攻克改革難關,要不斷錘煉自己的意志和能力,提升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以堅定的決心和頑強的毅力,推動改革不斷向前發展。面對全面深化改革的眾多挑戰與難關,要秉持銳意進取的創新思維,常持“空杯”心態,持續感受“本領恐慌”,如饑似渴地汲取新知識、新技能、新思想,不斷拓展視野、提升能力。同時,要注重思考、勇于探索、敢于質疑,將學習所得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自覺運用黨的創新理論破解改革進程中的新難題;要勇于走出舒適區,積極投身基層一線、艱苦地區和復雜環境,接受實踐鍛煉,錘煉出頑強品格。要秉承“不沉溺于空想,不追求虛名”的務實作風,確保各項改革舉措能夠扎實推進、取得實效。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青年一代要繼承朱德同志的扁擔精神,肩負起信仰、為民、奮斗的重任,以堅定信仰為引領,深厚為民情懷為根基,不懈奮斗為動力,推動改革深入發展,堅守改革初心與使命,為人民幸福與國家繁榮而奮斗,確保改革正確方向,贏得人民擁護,以青春之身不遺余力地投身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之中。
(廣東省揭陽市惠來縣惠城鎮人民政府 楊成樟)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